不過這些對齡官來說,都不怎麼打緊,對她來說,這裡是賈琮的家,那這裡便是最好最安全的地方。
原先離開戲班,離開師傅和姊妹們,讓齡官生出的那些彷徨和擔憂,在賈琮溫和的話語中,很快就煙消雲散。
……
金彩家的出於婦道人家的私心,在她眼裡賈琮如此行徑,無異於攬美獵色,有些看不過眼,不過也就是心裡犯嘀咕。
賈琮交待的事,她可半點都不敢怠慢,親自去府庫裡取了嶄新的床帳被褥,又指揮賈琮院裡的丫鬟布置東廂房。
賈琮趁著金彩家的布置房間,就將齡官和豆官領到書房稍作歇息。
上次賈琮搬到裕民坊曲泓秀的宅院,曾讓寶珠回來搬走行李和日常之物。
如今正屋中有些空蕩蕩的,但是書房中筆墨紙硯等東西,還是很齊整的。
甚至書架上還放著不少書籍,這些是金彩知道他再來金陵,從以前老太爺的書房搬了些過來,供賈琮閒暇時翻閱解悶。
齡官打量書房中陳設,一雙清靈靈妙目充滿好奇和羨慕,她自小出生微末,小小年紀就要生計忙碌,哪裡見過書房的樣子。
賈琮看到齡官眼中的向往,想起上次她幫他研墨時,曾經說過小時候家裡窮困,沒錢讓女孩子識字讀書,話語中頗有些遺憾。
這話讓賈琮記在心裡,齡官這樣天資靈透的女孩,心誌堅韌自矜,為了不唱青樓小曲受辱,甚至摔了花冠逃遁。
這樣的人心中所想所望,與尋常同齡同處境的女孩,必定有所不同,比如像是官宦女子那樣讀書認字。
賈琮說道:“齡官,我要在金陵待一段時間,等辦完了事情,才會和鄒姑娘一起帶你們去神京,這其中還有一大段時間呢。
這裡安靜又沒人打擾,不然我教你認字,隻要識得幾百字,以後就能自己讀懂曲本了。”
齡官聽了雙眸一亮,歡聲說道:“好啊,我一直想認字,就是沒人教我,連師傅都認不得幾個字,她小時候學曲子,都是一點點背下來的。
我要是學了字,就可以自己讀曲本了,可以學很多新曲子,到時都唱給公子聽。”
一旁的豆官聽得眼熱,蹦起來說道:“也教我,我也要學識字!”
賈琮想起在原來的軌跡中,齡官多少是識字的,不過那個時候她已十五六歲了。
如今未過豆蔻,拜師學戲的時間不久,應該是還沒來得及認字。
他從書架上抽出一疊宣紙,選了兩百個常用的字,用正楷細心寫好。
兩個小姑娘都很聰明,等到金彩家的讓丫鬟清掃完東廂房,換好嶄新的床帳被褥,賈琮已經教了她們十個字。
又糾正了一下發音,便每人給了紙筆,讓她們學著寫新認的十個字。
……
因為,齡官和豆官初來乍到,身邊沒有熟悉的人,接下去幾天,賈琮白天上火器司辦理公務,晚上便回老宅留宿。
準備花幾天時間,教完這些常用字,也讓她們熟悉一下環境,再回裕民坊去。
豆官生性好動,讓她識字記得挺快,但是她專心寫字,她卻耐不住性子,坐不穩屁股,常常寫了幾筆,就跑到院子裡撲蝴蝶玩。
齡官卻學得很是用心,她住進了賈琮的院子,不用像在戲班那樣,每日都被罰洗衣服,更不用自己做飯。
每到了飯點就有丫鬟送吃食到書房來,每日除了識字寫字,其它雜事都不用做,齡官何曾有過這樣舒心的日子。
她覺得遇到賈琮以後,身邊的事都變得愈來愈好,每次看到賈琮寫得端端正正的字帖,便不由自主將所有心思都用進去。
賈琮隻教了幾天,齡官就認熟兩百多個常用字,還都能默寫出來,雖然字跡有些幼稚,但幾乎都沒寫錯,這份天資算非常不俗了。
……
金陵,宮羽街,清音閣。
賈琮進入三樓雅間時,鄒敏兒已烹好一壺清茶了,在他進來之時,還為他斟滿身前的茶杯。
鄒敏兒穿了鬆煙綠單色對襟褙子,薄綢交領裡衣,白色繡梅馬麵裙,烏黑光亮的發髻上,插著那支陳舊的銅簪。
玉容脂香,眉目清揚,清豔奪目,身邊放著那把很少離身的琵琶。
兩人一段時間的磨合行事,存在彼此之間的心結,似乎暫時消褪隱遁,至少表麵上看起來是這樣的。
如今,清音閣的曲娘子,以及常來往閣中的客人,都知道三樓乙號雅間,被火器司監正賈琮長期預定。
就是為了和神京來的周娘子相會,關於兩人一起下姑蘇遊曆之事,早在各種渠道和圈子傳開。
所以,賈琮時常獨自出入清音閣,旁人都已司空見慣。
即便金陵城中,有人對賈琮格外關注,也不會對他和鄒敏兒的關係,生出不必要的疑慮。
因為,在常人的眼目中,才子佳人,相見恨晚,如膠似漆,本就是最容易取信於人的風流韻事。
賈琮端起鄒敏兒斟的茶,微微抿了一口,說道:“中車司在金陵的人手,能否抽調出三四個人,需要精通偵緝刺探之術。”
鄒敏兒想了一下,說道:“金陵是江南樞紐之地,中車司在這裡經營多年,三四個這樣的人手,還是能抽調的,你有何用?”
賈琮說道:“我會安排五十個人手,讓這些人分隊帶領,他們要教會我的人偵緝刺探法門,然後分彆下常州、姑蘇、鬆江等地。
搜尋周正陽的蹤跡,以及與之相關的所有信息。”
鄒敏兒聽了一驚,問道:“五十人,你哪裡來的這麼多人手!”
賈琮微笑道:“我奉秘旨下金陵辦差,總要有所準備,難道真要單槍匹馬去做事,就算渾身是鐵,也撚不了幾根釘。”
鄒敏兒並沒有多問,賈琮這五十人的來曆,她入中車司時間已不短,更受到杜清娘悉心教導。
知道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講究事以秘成的道理,賈琮沒有明說,她也絕對不會細問。
她問道:“五十人會不會太多了?”
賈琮說道:“要不是擔心動靜太大,引起有心人注意,我甚至可以安排更多的人。
根據鄭小海的描述,周正陽和他的心腹手下,在常州海山渚上岸,那裡離開姑蘇隻有半天多的路程。
讓你的人將這五十人分成幾波,在海山渚到鬆江府之間,各選這一條路線,化用身份,沿途搜索刺探探消息。
一旦有所收獲,我們在金陵一天之內就可以收到消息。”
鄒敏兒聽了這話,心中有些不信,就算離開金陵最近的常州,快馬飛馳一天時間,都不一定到達。
賈琮卻說在金陵一天就能收到消息,未免有些脫離常理。
不過她知道賈琮不是信口開河之人,既然他會怎麼說,一定有他自己的獨特辦法。(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