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奏除榮國爵(2 / 2)

英蓮聽了這消息,勾出滿腹心事,那本讓她愛不釋手的西廂,便被她意趣闌珊的丟在一旁,隻覺得書裡故事都在哄人。

書房裡靜悄悄的,就隻有她一人,她有些聊賴的坐在書案前,一人在那裡發呆。

突然聽到背後有人說話:“你一人做什麼呢,好好的怎麼發起呆了。”

英蓮一回頭,見賈琮正走進房間,臉上不由自主的一紅。

說道:“少爺寫好的奏章,我收到抽屜裡了,既然都寫好了,怎麼不送到宮裡。”

賈琮笑道:“昨天還不是送的時候,她們在院子裡踢毽子玩,你怎麼不去,我這裡不用守著,去玩吧。”

賈琮見英蓮糯糯的也不動地方,半晌過去,才紅著臉說出一句:“少爺,我今年都十三了,也就小少爺一歲……。”

賈琮好奇的看著英蓮,對她突然冒出稀奇古怪一句,而且語氣中還有些不服氣,心中有些詫異。

昨日迎春回來東府,自然把鳳姐院子裡的事,全部一五一十都告訴了他。

想到英蓮這個我也不小的突兀話頭,多少猜到其中意思,

必定是昨日鳳姐院中的事情,傳到英蓮的耳中,賈母那句英蓮還小,養幾年再說,傷了小姑娘的麵子。

賈琮心中忍住笑,輕輕拉著英蓮的小手,觸手溫軟柔滑,說道:“彆人說什麼讓他們說去。”

英蓮問道:“老太太說了好幾次,也不算數?”

賈琮笑道:“我們東府的事情,我說了才算數。”

英蓮明眸閃動,看了一眼桌上的西廂記,紅著臉默默不語。

賈琮仔細打量了她一眼,英蓮入府已經兩年多。

如今的日子吃睡安穩,小姑娘也到了抽條年齡,似乎還有些早熟,已脫去當年的稚氣,養得亭亭玉立,窈窕婀娜,頗為動人。

賈琮扶了扶她戴的金項圈,笑道:“外麵的話不用放在心上,我都記得你的好處呢,況且你哪裡就小了。”

他回頭又從抽屜拿出那份奏章,翻閱了一遍,又在上麵改了幾筆,說道:“彆在這裡發愣了,去找她們玩去。”

英蓮想到賈琮那句我記得你的好處,心中一陣安樂,展顏一笑,拿起桌上那本西廂記,抱在懷中出了書房。

等到英蓮加入踢毽子遊戲,幾個人才玩了一會兒,便見賈琮出了書房,還換了正裝,手上拿著那本奏章出了院子

……

大周宮城,乾陽宮。

嘉昭帝在坐在禦座上,瀏覽謝鯨、戚建輝、裘良等三人的審訊供狀。

禦案之前,還站著禮部尚書郭佑昌,宗人府大宗正忠順王爺。

皇帝手中這份供狀,由錦衣衛審訊記錄,大理寺複審勘查,又經這三人畫押認罪,已是鐵證如山。

供狀上記錄此三人自去年始,通過各家在神京開辦南貨店鋪,勾結大同孫家三公子,往來九邊之地,販賣茶鹽鐵違禁,牟取巨額暴利。

嘉昭帝看了供狀臉色陰沉,此三家不僅販賣違禁的時間早於賈赦,且涉及銀流也在數倍以上,才真是其罪難恕。

嘉昭帝將手中的供狀丟在禦案上,問道:“兩位愛卿,此次大同鹽鐵違禁販賣大案,涉及神京四家世傳勳貴,茲事體大,有傷國體。

該如何論罪懲戒,你們可有方略對策。”

忠順王爺率先說道:“啟稟聖上,謝鯨、戚建輝、裘良等三人,都是立國勳貴之後,世代沐浴皇恩,享儘榮華富貴。

然此三人不知感念皇家恩遇,反而勾結邊軍將領,大肆販賣鹽鐵違禁之物,難逃資敵之嫌。

如今已按律法,宗人府與禮部,已按國朝規製禮法,削此三人爵位。

以臣所見,請除此三家世傳勳位,闔府查抄,其子嗣三代不得敘用,以儆效尤,以清宗人清譽!”

嘉昭帝聽了忠順王爺的話,默默不語,

禮部尚

書聽了忠順王爺的話,倒吸一口冷氣,都說這位大宗正對行為紈絝的舊勳子弟,一向十分厭棄,今天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謝鯨、戚建輝、裘良已因罪被削爵,這位大宗還要將其家族除爵抄家,甚至降三代不得敘用的酷法。

這不僅是要趕儘殺絕,還要壞人家數代子孫的前程,手段未免太毒辣了些。

郭佑昌見嘉昭帝聽了這番話,並不做評判,雖然不能算是默認,但是這態度太令人尋味。

他想到當今聖上對四王八公的舊勳,也是始終抱有隔閡厭棄,和忠順王這位大宗正似乎如出一轍。

隻不過聖上行事深思熟慮,不露痕跡,不像這位大宗正這樣毫無顧忌。

或許隻有忠順王爺這樣的人,才適合做聖上想要的大宗正,言其不能言之事,彰其不可說之意,籌謀行事,取其所圖。

忠順王爺繼續說道:“近年國朝勳貴,舉止日益奢靡敗壞,賈家寧榮兩支,得到太祖皇帝恩遇,一門雙公,立國以來僅有。

其身為八公扛鼎之家,子弟形狀更令世人側目,當年寧國府父子作惡,戕害百姓,罄竹難書。

聖上雖削爵抄家,但還是降下寬宥之恩,準其三年之內,寧國子弟立下軍功,便可相機複爵。

然神京賈家不知報陛下隆恩,榮國府賈璉乃世子之身,竟同犯販賣鹽鐵違禁之罪,與謝鯨、戚建輝、裘良等三人其罪同列。

臣請聖上除榮國爵,查抄敕造榮國府,以正國法,以彰民意!”

忠順王爺這番話音氣勢洶洶,將在場的郭佑昌,還有隨身皇帝左右的郭霖,都嚇了一跳。

當初寧國府賈珍父子犯下大罪,聖上雖然削爵抄家,鬨出好大一場陣仗,但即便如此,還是顧忌視聽,頒下封爵三年的旨意,以作緩和。

要知道削爵和除爵雖然一字之差,前者可以降等承襲,後者卻是永除爵位,兩者天壤之彆。

如今,榮國世子涉罪,忠順王竟讓聖上除榮國爵,抄榮國府,難道要冒天下之大不韙。

禦案之後的嘉昭帝,聽了忠順王爺這一番話,沉吟不語,目光閃爍,讓人看不出喜怒允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