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不明所以,但兩位局長都點了點頭,他立即照做,定格在4分26秒處。
影像4分26秒。
屏幕上,呈現一隻薄胎玉瓶,周圍黑暗一片,一束手電筒的光,自上而下落在它的身上。
薄胎玉瓶的胎壁薄如蟬翼,晶瑩剔透,透光性極好。
淺綠色的熒光從胎內透光而出,呈現出溫潤的效果,在瓶身的凹凸處,光影略有斑駁,整體呈現出熒綠色由明到暗的漸變層,自然而然。
這是它特有的透光表現和光影效果。
林川提醒了一句:“大家先嘗試記著此時的光影效果。”
眾人雖有疑惑,但看著林川煞有其事的樣子,都看向了屏幕。
隨後。
林川從口袋裡取出一隻手電筒。
這一隻手電筒,是古董鑒寶師常用的款式,正好與文物局局長李澤光所用的款式一致。
他又看了看會議室內,然後走到窗邊,將兩層窗簾都拉了起來,又關上門,關了燈,隔絕了外部的自然光,屏幕也暫時熄了屏。
整個會議室漆黑一片。
隻有林川手裡的手電筒,散發一道亮光。
這一道亮光,與方才屏幕中的那道亮光,一般無二地自上而下映照在這隻薄胎玉瓶上。
“李局,勞煩您看看這隻薄胎玉瓶的透光表現,以及它呈現出來的光影效果。”林川看向了李澤光。
在場的人,隻有他有可能看得明白。
李澤光眉頭一皺,先是看了一眼林川,隨後目光落在薄胎玉瓶上。
反複看了幾輪之後,才下了評價:“它的胎壁薄,玉質上乘,透光表現極好,光影效果呈現出漸變之色。”
林川笑了笑,問了一句:“現在的光影效果,與剛才4分26秒處的光影效果相比呢?”
李澤光先是一怔。
旋即。
他猛然抬頭看向林川,眉頭緊緊皺了起來:“你的意思是說,它們呈現出的光影不同?”
“正是如此。”
林川點了點頭,隨後讓悠悠拿著手電筒,他也指向了一種一處光影,解釋道:
“李局,這個角度與影像記錄中的正好一致,但你看這裡,它並沒像視頻裡的那樣,呈現出淺綠色由明亮到暗淡的自然漸變層,反而,這裡出現了兩處細微的斑點,完成這裡的光影略有些斑駁。”
隨著林川的講解,李澤光眉頭越皺越深,眉宇間滿是驚訝。
他坐不住了!
他豁然起身,快步走到林川身邊,俯下身子,低頭緊盯著林川方才所說的兩處細微的斑駁光影。
緊接著,他轉而看向了瓶身外壁,又看向玉瓶內壁,內外壁並沒有汙漬和灰塵。
其中細微的斑駁,是玉瓶的沁色造成的!
也就是說,眼前這隻薄胎玉瓶,與當時他鑒定的那隻‘清代中華纏枝紋薄胎玉瓶’,沁色不同。
它們,並非同一件文物!
清代中華纏枝紋薄胎玉瓶,還在,沒有被損壞!
還有機會可以追回它!
漆黑的會議室裡。
李澤光先是咽了一口唾沫,隨即抬眼看向了林川,眼睛越發明亮,起初的小覷之色早已不見,此時滿是讚賞:“太好了,損壞的這隻薄胎玉瓶,不是真正的清代中華纏枝紋薄胎玉瓶沒有損壞!”
此話一出,會議室內一片嘩然!
李澤光絕對是魔都古董鑒定的權威人物,現在,他認可了林川的說法。
——這隻薄胎玉瓶是假的!
陳輝怔在了原地,嘴巴微張。
昏暗的光線裡,他與其他人一樣,抬起頭看向林川,臉上泛著濃濃的不可思議。
在‘海外文物回流交接儀式’後的展覽環節,過失損毀一件國寶級的文物,麵臨著天崩的局麵——高額賠償+牢獄之災。
可誰能想到,他能夠看出這件‘國寶級文物’,竟是一件仿造品,並且成功證明?
需要知道的是,在展覽時,成千上百人都品鑒過這件仿品,一睹芳容,但無人質疑它是假貨。
在這件仿品被損毀後,林川從始至終都沒有顯露過慌亂的神色。
原來,他早就看出來了。
並且心裡有著十成的把握!
胸有成竹!
陳輝又想了想,如果他代入進去,會怎麼樣?
不出意外,是要進去蹲著了。
突然間,陳輝就對林川有些服氣了,心中暗暗道,沈倩倩呀,難怪你對他情有獨鐘,一聽到他的名字,就格外關注。
他確實有點東西!
一旁的悠悠,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她心上的石頭,終於落了下來!
同時,看著手電筒的餘光映在林川的側臉上,清秀帥氣,又很有安全感。
‘果然是我的寶藏男生。’悠悠抿著嘴,一顆心砰砰地跳動,像是一隻迷了路的小鹿,在林間亂撞。
唰!
窗簾被拉來了,燦爛明媚的陽光重新映入會議室內,一片明亮,驅散了彌留在室內的暗沉和壓抑,取而代之的,則是相對輕鬆的氛圍。
利用光影的不同,鑒彆出薄胎玉瓶為仿品的這一獨特的鑒寶手法,李澤光還是第一次領會到。
看似簡單無比的操作,但其中所需要的古董玉器底蘊,難以想象。
頗有種返璞歸真的感覺。
李澤光,魔都文物局局長,這一位備受尊崇的人物,此時正上演著一場川式變臉。
他滿臉笑容與讚賞地看著林川,將林川奉為了上賓:“林川同誌,請坐請坐,這位女同誌,你也請坐。”
至於損毀一件仿品,對他而言,隻是一件芝麻綠豆的小事。
哪裡林川這位鑒寶大師重要?
林川和悠悠一起坐下。
李澤光深吸了一口氣,捋了捋思緒:“林川同誌,幸虧有你指出這件薄胎玉瓶是仿品,否則,我們會一直蒙在鼓裡,任由那不法分子逍遙法外。”
林川就坐在李澤光身邊,乾笑了一聲:“我這也是無奈之舉。”
被迫證明,避免蹲局子。
嗐……
“老趙,現在林川同誌的這件案件……”李澤光看向警局局長趙剛,說了半句。
趙剛沉吟片刻,看向李澤光和林川兩人,接過話來:“目前,根據已有的線索和材料,局內暫時將這起文物損壞事件,定性為意外事件。”
“意外事件……”
文物局局長李澤光低喃了一聲,若有所思。
趙剛則笑了笑:“林川同誌,你是當事人,我想詢問一下你的看法。”
林川略一思索,便抬手指向桌上的瓶子,說道:
“如果這隻瓶子是真正的‘清代中華纏枝紋薄胎玉瓶’,發生意外事件的概率很小很小,但它是仿品,如果它發生意外事件,不存在了,是不是就意味著,它掉包的事實就無人得知了?”
兩位局長相視一眼,眉頭不約而同地皺了起來。
如果一直認為眼前這隻薄胎玉瓶是真品,沒人會想到這一層麵。
但偏偏,確定了這隻薄胎玉瓶是仿品之後,林川這個推測,就像一顆種子一樣,在他們兩位局長心中迅速生根發芽!
林川又補了一句:
“而且,這一件薄胎玉瓶仿造得如此精妙絕倫,這背後牽扯應該挺大的。”
兩位局長眼睛一瞪,腦海裡都浮現了近段時間追查的一個團夥。
——古董造假團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