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水稻種子?你哪兒來的?”破舊的小木頭桌子上,瑤光抓著一個普通的布袋子,往桌子上倒。
鼓囊囊的布袋子裡,掉下來一大把的水稻種子,各個飽滿圓潤。
林大郎拈起其中的一顆,大旱以來,糧食緊缺,最初的一年還有人賣水稻種子,但收成不怎麼好,後來種的人就少了。
更彆說還是這麼飽滿的種子,便是大旱前也是少見啊。
“上次跟大哥去鎮子上的時候,我瞧見有人賣,就買了回來。”
這話自然是假的,這種子是她從隨身空間裡麵摸來的。
某年收成好,農神欣喜,正撞上還是善財龍女的瑤光,便隨手抓了一把穀子遞到了她的手裡,為此,瑤光還聽他絮叨了半天,要珍惜糧食一類。
瑤光當時年幼,也才剛跟了觀音菩薩,正是莽撞的性子,也不愛聽他念叨這些,隨手將穀子放入了隨身空間裡。
前兩日林老太鬨了一通之後,瑤光勢要改變一家人的生活,當天晚上便從隨身空間翻翻撿撿,才從壓箱底兒的角落裡找到了這一袋種子。
幸好她沒有丟東西的習慣,以往不覺得,眼下天下大旱,才驚覺這一袋種子彌足珍貴。
“老板說,這個能種吃的,有了這個種子,以後就不用擔心餓肚子啦!”
“瑤瑤真是咱們家的福星,居然能找到水稻種子!”林大郎笑著,等幾個孩子走了,卻是又露出了愁容。
看著這滿桌子的種子,“這種子倒是好,可眼下乾旱了這麼多年,地裡也沒多少水,若是種不出來,不是白瞎了這麼好的種子嗎?”
“先試試吧,試試總沒有壞處。”顧氏安慰他。
林大郎點了點頭,次日,便拎了出頭,緩慢地出了門。
這兩日,給林大郎上藥的工作基本都交給了瑤光,每次瑤光都偷偷往藥加入靈泉水,到現在,雖然走路仍然不利索,但比起之前的已經好了很多。
昨兒請了大夫來瞧,大夫都驚訝於他恢複的速度。
顧氏跟私塾的先生打了招呼,交了學費,林天賜已經去上學了,林天佑也不知道去哪兒野了,隻有瑤光跟著林大郎天天往地裡跑。
林大郎專門開墾了一小塊兒比較肥沃的土地,將土翻勻實了,將種子撒下去,又挨個兒澆上了水。
這塊地是緊挨著河的,邊上開了個小溝渠,能夠將水引過來,瑤光就在水裡放了靈泉水,水一下子從混沌清澈不少。
澆灌在地裡,種子很快就破了殼,隻是埋在土裡,麵兒上瞧不出異樣。
到了第二天,種子已經發了小芽兒,到了第三天,就已經長成一簇簇濃鬱的秧苗了。
一般種子發芽怎麼也要五到七天,沒想到這種子長得這快,遠遠超出了林大郎的預料,隻是這瞧著,似乎有些不太對勁。
和一般的水稻苗長得不太一樣。
“大郎,你這種的是什麼啊?水稻?我瞧著怎麼不太像啊。”
那秧苗瞧著,像是水稻,但又似乎比水稻秧的葉片要大上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