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十幾家鋪子,光是抄沒的家產,便足足有二十多萬兩銀子。
修建大觀園揮霍一空的庫房,如今隨著這二十餘萬兩銀子入庫,重新又豐盈了起來。
而接下來,賈府這邊,統共還剩下十幾個莊子。
等查完這十幾個莊子的莊頭,到時候又能有一筆進賬。
這一次抄家抄來的二十多萬兩銀子,賈琮準備拿出十五萬兩銀子來。
將賈家祖塋附近的田地,都買下來,然後多修建田莊、房舍。
這是秦可卿給出的建議,賈琮準備接納這個建議。
當然了,秦可卿還建議將族學也搬到哪兒去。
隻是因為距離太遠,賈琮並沒有準備采納。
有了這些田地、田莊的產出,不但以後祭祀的錢綽綽有餘。
將來要重新修建族學,也並不是什麼難事。
接下來,賈琮再次召開了一次族會。
在族會上,賈琮說出了他剛在祖塋附近添置的祖業。
這些祖業,隻要大夏朝不滅,他們是可以世代傳承下去的。
大夏以孝治國,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這祭祀產業,連官也不入的。
有了這些祖業,他們賈家,便是有了退路,可保後代無虞。
這些族老聽了,自是歡喜不已。
接下來,賈琮又說出,這些祖田祖業,他準備讓各房輪流掌管。
而不論是哪一房在掌管,其他房都有監督權。
至於如何輪流,多少年限輪流一次。
掌管祖業的那一房,有什麼權限需要做什麼事情。
等一係列的細節,賈琮都讓族老們在族會上自行商議。
經過一番吵鬨之後,這些族老,商定好了細節。
並且這些祖產祖業,從現在開始,就直接輪流掌管的。
商議妥當之後,他們便將這些細節,書寫下來,賈琮用了家主印。
然後每一房各分得一份,以後皆以此成為定例。
族會結束之後,族會上商議的事情,自然很快在賈家流傳開去。
賈家子弟,尤其是那些並沒有固定收入,家境貧寒的賈家子弟聽了,自然皆大歡喜。
如今添置了這麼多祖業,以後他們的日子,必將會好過許多。
因此,絕大多數賈家子弟,對賈琮這位家主,都是感恩戴德起來。
西府之中,賈母和王夫人並王熙鳳等幾人,聽到族會上的消息之後,不由都是沉默下來。
這三人都管過家,自然能夠看得到賈琮如此做,究竟會給賈家帶來什麼好處的。
賈琮能夠做到這一步,的確是大大出了她們的預料之外。
實際上,既然秦可卿都能想到這些事情。
難道賈母和王夫人、王熙鳳果真就想不到這些嗎?
她們未嘗沒有想到過這一點的。
隻是如果真要這麼做的話,是要花費銀子的,花的可是他們的銀子。
而這件事情果真做成,得到最大好處的,是族裡過的不如意的旁支子弟。
這等於割他們的肉,去養族裡那些窮苦的子弟,他們如何肯乾?
至於這未嘗不是他們的退路這一條,他們是並沒有考慮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