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這是遇到什麼喜事了。”長安府邸暫時擔任袁文紹府上大管家的劉武仁問道。
“我有後了,過兩日休沐,你讓人備好車馬,咱們去樓觀台。”
“恭喜公子,小人這就去辦。”劉武仁也是高興的向袁文紹道喜。
這處宅子是袁文紹拿著上次延水川大捷得到的朝廷的賞賜買的,地方不大,有八九畝和梁暉在汴京甜水巷中的院子差不多大。
不過京兆府終究是落魄了,比不上開封府的物價,這處八九畝的院子,袁文紹不過出價一千貫便拿下了。
作為出身伯爵府的袁文紹安定了下來後自然不能苦了自己。除去買院子,還買了十幾個下人,從汴京帶來的親兵也和他同住。
至於戰場上的繳獲,袁文紹除了留下一下自用外,都折了現,讓親兵帶回了汴京。
袁文紹給華蘭寫了回信,讓她將管家之權丟出去,安心養胎為上。
“男文紹跪請父親大人金安,家中之變故,兒子已然知曉,隻覺父親對母親的處置過深。兒叩請父親大人網開一麵。另如今華蘭既以懷孕,管家一事應交由大嫂,忠勤伯爵府日後終歸由大哥承繼,華蘭作為弟媳,正好趁機交出管家之權。以免兄弟新生嫌隙,於家族不利雲雲。。。”大章氏作為此身生母雖是袁文紹一手造成,但是他不好裝坐不知,該有的求情還是要有的。不過能不能成功袁文紹就不敢保證了。
管家的事,畢竟不是個好差事,要想管好必然要得罪人,所以還是趁早交出去最好。
。。。。。
“大帥,我有一個疑惑。”這日薄鼎臣檢查完袁文紹都課業後,袁文紹將壓在自己心底多時疑惑問出。
二人已經相識一月有餘,慢慢的薄鼎臣發現袁文紹底子紮實,又謙遜好學,自然加重了袁文紹的課業。
“你說。”
“當初延水川之戰,西夏人冒著箭矢,拚著死傷慘重,也要用騎兵撞陣,咱們的軍隊之中的弓手是不是有些太多了一旦被西夏人於野戰中近身,隻怕當日若無援軍,我等必敗。”
薄鼎臣聽到了袁文紹的提問大感欣慰,“你知道本朝太宗皇帝親征燕雲嗎?”
薄鼎臣當然知道軍隊中的問題。隻是這是從趙二時候就立下來的國策。
“大帥的意思是”袁文紹心生疑惑。
“你去翻翻史書就知道了,那裡有你要的答案。”涉及太宗皇帝的事,薄鼎臣不好明說,隻是點播了一下袁文紹。
袁文紹回去翻閱著周太宗親征燕雲的諸多事宜。
等到他翻越到雙方的戰損比之後才明白為什麼大周的軍隊需要那麼多的弓弩手?因為自五代以來,大周那一批最能打的士卒,全部被埋葬在了高粱河附近。
那麼大周就需要建立一種行之有效的應對草原騎兵騎射的方法。
而簡單便宜方便大規模列裝的弩手。自此之後成為大周的主力。因為大周從那兒之後調整了對外的戰略。
加強了士兵的血槽,隻要我的弩箭充足,隨時都可以在短時間內訓練出來一批士兵。
大周有人口上萬萬,就是與西夏或遼三換一,也不虧。
以守為主,依托城牆等有利工事就能給敵軍帶來大規模的殺傷。這對大周來說是惠而不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