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越來越近,街上的人也比往常多了起來,趙小玲他們所在的那條街,在她家米線店的帶動下,熱鬨了起來,每天早上賣包子饅頭,賣煎餅,賣小菜的,還有中午以後擺攤賣豬血,涼米線,反正這裡成了小吃一條街。
不僅這條街,旁邊的那條街也帶動了起來,那邊主要是賣雞鴨鵝蛋這些家禽和米麵這些農產品,還有核桃鬆子,各種各樣的種子,還有賣柴火的。
也有一些雜貨店開了起來,米線店也有好幾家。
這些米線店開了起來,沒有像姑姑和奶奶擔心的那樣讓趙小玲他們的米線店生意搶走了,反而因為這條街熱鬨起來了,所以食客更多。
而且趙小玲他們家的米線可以說在南縣已經是出名了,許多來趕集的人,能夠以吃到他們店的一碗米線為榮。
這一年因為土地承包,又放開了買賣,所以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大大提高,過年了,就放開的吃喝玩樂一回。
那時候吃喝玩樂的地方少,無非也就是上街去買一碗米線吃而已。
過年前,趙小玲又把姑姑家的兩個店鋪也簡單裝修一下,買了一些桌椅板凳支起來,結果過年那幾天,生意火爆,顧客也有一個安置的地方。
過年前六天到過年期間的初五初六,趙小玲他們店的生意每天的營業額是往常趕集日的五倍多,後麵幾天,也比往常趕集日收入高。
所以過年期間僅僅十多天的時間,他們的收入是往常半年的收入。
姑姑和奶奶再一次不得不佩服趙小玲買新房子的果斷和重新投入的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