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酸菜可以說是保留了酸菜這個食材全部的優點,去掉了全部的弊端,不管是用來,做菜,熬湯,還是做輔菜都是極為好吃的。
酸菜魚除了魚肉比較重要以外,最出彩的就是湯,酸菜魚的湯李明夏可以自己喝兩碗,如果酸菜選擇的不好,那這道菜就一點出彩的地方都沒有了。
第五道菜李明夏做了一道鮑魚燴火腿,兩個都是味道很重的菜,用了調料和湯做出了結合,保留了海鮮味和鮮甜,李明夏喜歡這道菜,研究了許久才做到了儘善儘美。
第六道菜李明夏做了小雞燉蘑菇,第七道菜做的是紅燒肉,第八道菜做的是糖醋排骨。
至此大菜就做的差不多了,李明夏又準備了幾道素菜和涼菜,又做了丸子湯和酸菜湯。
這樣的規格已經是足夠了,雖然沒有幾十道菜,但是可以保證每一道菜的味道都是特彆好的,而且,現在來講,且不說味道了,就隻是說食材,那也不是一般人能弄來的,所以李明夏覺得這一頓飯誠意上來講已經是十足了。
“這些菜提前做出來了,要是涼了能好吃了嗎?”張氏看著擺滿了一個案板上的飯菜,有些擔憂的說道。
但是也知道,要是不提前做出來,一會還要李明夏去接李正德,說不得到時候就是和何長安一起回來的,到時候再做菜怕是來不及的。
“沒事兒,不需要保溫的就這麼放著就行,要是需要保溫的,放在鍋裡就行,也就是一兩個時辰的功夫我們就能回來,味道上不會有變化的,放心吧,娘。”李明夏一邊換衣服一邊對張氏說道。
“估計吃完了飯肖天越派來的人才會來,彆的作坊估計也沒有什麼事,要是臨時出了什麼問題的話,你就和我哥哥商量著來,娘,我先去了啊。”
李明夏細細的囑咐了一遍以後才出了門,雖然每一次都是差不多的話,但是每一次都不放心。
“你還帶著她們兩個去啊?”張氏送李明夏出門的時候看著牛車上坐著的兩個小丫頭,笑著說道。
“娘!我們肯定聽話,不會亂跑的,今天是我哥第一次下學,我們想跟著大姐一起去接哥!”李明秋大聲的說道。
李明冬連連的點頭,“對!娘!姐姐說的對,今天是哥第一次下學,我們要一起去接哥,這是我們說好的!”
張氏看了一眼李明夏,卻見李明夏搖搖頭,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她們什麼時候說好的。
“娘,我們走了!”
李明夏帶著兩個妹妹到了鎮上以後並沒有趕著牛車去書園門口,一來是第一次接李正德下學,不知道門口人多人少,二來,雖然李明夏並不在乎這些事兒,但是不能不為李正德考慮考慮,這個書院裡有錢人家的孩子不少,馬車很是常見,李明夏害怕自己家的牛車會給李正德帶來一些不必要的“嘲諷”。
雖然說李明夏很相信自己弟弟的品行,但是畢竟年紀還小,還是有些擔心他會因為一些流言蜚語心裡不舒服,所以能避免的事情李明夏還是選擇了想到就避免。
就像是李明夏想象中的那樣,白馬書院學子下學的那個時辰院門口是人山人海,馬車一眼望不到頭,李明夏不禁想起了上輩子小學門口也是這樣,車流人流彙集,人來人往,全是接送的家長,這還真的是哪一個時代都會有的景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