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3 章(1 / 2)

“金人那邊的事我們改天有空再說,今天還是先聊宋朝。南宋跟金保持了相當一段時間的和平之後,草原上又誕生了一個非常強大的遊牧民族。蒙古族。”

“蒙古族的首領鐵木真直接征服了草原上的各個遊牧民族的部落。統一了北方草原。”

【漢武帝】劉徹:朕懂了,這是唐宗托夢了吧。唐宗,你動作還挺快的嘛。

【唐太宗】李世民:?關朕什麼事?

【漢武帝】劉徹:你剛剛不是說你要幫金滅宋,結果你發現金也不爭氣,你就另外扶了一個。

李世民:......

言羽陽:......

“好了。”言羽陽清了清嗓子:“不要開這種玩笑。鐵木真整合草原以後,被人尊稱為成吉思汗。而他將草原整合之後,就將目光對準了西夏和金。蒙古剿滅西夏的行動來得非常迅速。”

“而且西夏孤立無援。西夏試圖找金人借兵,金人果斷的拒絕了。在沒有援兵自身又不夠強大的情況下,西夏很快就滅亡了。解決完西夏的成吉思汗,又把目光投向了金人。”

“金的戰鬥力比之西夏就要強很多了,而成吉思汗又在攻打西夏的時候就去世了。不過在麵對金,蒙古天生就擁有一個盟友。”

【秦始皇】嬴政:......不會是南宋吧。

【漢武帝】劉徹:不至於吧,已經吃過的虧怎麼可能再吃一次啊?

【唐太宗】李世民:怎麼不至於?那你說,不是南宋是哪?

劉徹:......

“確實啊,這個盟友就是南宋。南宋跟金之間的仇恨,說是血海深仇也不為過了,而且之前聊到崖山海戰的時候大概的有說過這一段,報仇的機會近在眼前,南宋當權者選擇先報仇。”

“而且當時元朝也並沒有要求宋出兵,他們隻是想借一條道,從南宋的領土路過一下,隻要南宋借了,他們就是盟友。”

【秦始皇】嬴政:似曾相識的話術。

【漢武帝】劉徹:拙劣且隻有南宋人會上套的誘餌。

【唐太宗】李世民:這麼看,趙宋的王朝寫滿了四個字。

【漢武帝】劉徹:哪四個?

【唐太宗】李世民:自尋死路。

劉徹跟李世民一唱一和。

每句話都插在了趙匡胤的心上。

把趙匡胤的心插的千瘡百孔。

“是的,後麵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南宋跟蒙古一起滅金以後,蒙古人當即就調轉槍口對準了南宋,南宋和蒙古互相爭鬥了四十多年,最終南宋還是敗了。1276年南宋皇帝放棄都城臨安出逃。南宋大臣繼續與蒙古人做抗爭,但很可惜,在1279年,南宋還是滅亡了。”

“宋朝至此落下了他的帷幕,而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再次統一全國,成為了新的放權王朝。”

【唐太宗】李世民:很明顯,是因為南宋開頭就沒開好。

【漢武帝】劉徹:真是誒,從頭晦氣到尾。

【漢高祖】劉邦:那秦二世而亡也是因為......?

嬴政:......

【秦始皇】嬴政:劉邦。

【漢高祖】劉邦:哈哈~開個玩笑。

“當然,雖然宋的統治者雖然都不儘如人意。但宋的經濟文化和發展都還不錯。”

【漢武帝】劉徹:不信,一看就不是有錢的樣子。

【唐太宗】李世民:都有錢到到處出去送了,何嘗不是一種有錢?

“是真的,到了宋朝的時候,無論是農耕技術還是手工業技術都上了一個新台階,特彆是瓷器業,宋朝是瓷器發展史上最輝煌的時候,造船的水平也很高,就連我們常說的四大發明,也是宋朝獨占其三。?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秦始皇】嬴政:四大發明是什麼?

【漢武帝】劉徹:朕懂了,他們的錢都是靠賣東西掙來的唄?

“哈哈,這個也不全是吧。宋朝時候的貿易和對外貿易本來就比以前都要繁華,加上南方沒有北方天氣那麼極端,而且宋的造船業發達,依靠水運,很多城市都發展的不錯。”

“宋朝財政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外貿帶來的,近到日本遠到非洲,甚至可以說這種海外貿易的收入就是宋的財政主體。而且紙質錢幣也是在宋朝興起。他們當時把紙質錢幣稱為交子。比起金銀銅錢,紙質錢幣要方便很多。”

“再加上宋本身自己也是大力支持民眾經商開商鋪的,什麼早市啊夜市啊草市啊,都是這時候興起的。”

【漢武帝】劉徹:草市又是什麼?

“草市就是城市和鄉村之間貿易往來的地方。”

“再說回四大發明。四大發明指的是造紙術、指南針、印刷術和火藥。”

“造紙術我們前麵已經簡單的提過一嘴了,今天來說說剩下三個。”

“先說指南針好了,其實指南針就是司南,用來辨認東西南北的,原理呢我就不說了,大概就是利用磁場的影響,從而幫助大家找到東南西北。但是剛發現磁場的人他又不知道什麼是磁場,他隻覺得這種現象很神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