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 章(2 / 2)

【有什麼不可的,你不都想謀反了!】紅衣人冷笑道。

【切莫再提此事!】

眼前的一切又如煙霧般消散了。

他重新回到了那個祭場,然而,時間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往前撥動了太多。

主祭人還是一襲紅衣,青銅所造的大鼎被擺放在正中央,獠牙假麵,寬袍大袖。看不出男女的祭司理了理衣裝,而後恭敬地衝著那參天高木的方向拜了下去,起身,又拜了拜青銅大鼎。

呆斜陽落到某個特定的角落,祭司的手腳不受控製地扭曲——伸展、起落,化為鳥、獸、草、木,如同被野蠻的鬼魂所依附,而這些貪得無厭的鬼魂——這些擺弄著真實生命的虛無之物!在哀嚎中享受著、吞噬著死亡與悲苦,在這肅穆的、萬裡無雲的時日裡,被截斷手腳的青年、砍斷頭顱的少男少女、死去多日的嬰兒,被一層層埋下,每埋一層,輔祭就會撒下朱砂與酒;直到第一輪開始,一個年輕人偷偷把貝殼含進口中,以免踏入冥土無可依靠。而祭司依舊在舞,不論鼓聲是否停落。

布魯斯沒有撇過頭,也不再閉眼,儘管他想,如果是布萊雷利,他一定會閉眼。整個流程一直持續到日落。他一直注視著,直到最後一位——也是最為珍貴的祭品,一位貴族,被殺死並掩埋後,精疲力竭的祭司才倒下。

她的麵具被移開,那已是一名老朽——也是另一份祭品,她被裝上馬車,送往了建木的方向,去完成人生中最為重要的祭典——死亡,即是獻祭者,也是被獻祭者。

商代最為偉大的獻祭還在後頭,而已經是最後一份——能夠帶著麻木與習以為常觀看的人祭了。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

戰敗的帝辛逃到鹿台,舉行了最後的、最盛大——最虔誠,也是最瘋狂的燔祭。以己身為祭,告慰上天。

然,商亡於周,木已成舟。

【快,快!】

在帝辛的兩位妃子也一同自縊前,商人已經亂作一團。一部分貴族尚且心存僥幸,認為周人不可能真正取代他們——他們還有龍脈,還能扶持下一任商王。而真正從戰場上逃下來的商人——以及巫覡,似乎已經認定周人的勢

不可擋——若不是神明允許,他們怎麼敢集結一眾周邦來攻商?

【帶上禮器,還有肩胛骨。】一名巫有條不紊地指揮道:【我們去建木那邊。】

在這名巫族及其下屬的帶領下,一些貴族、武士還有商人,通過神廟的暗道,逃往了建木的方向。

建木生在一處巨大的湖泊之中,在一些時刻,湖泊會同他們手中的利器、禮器一樣,泛起頗具金屬光澤的金色。這個時候入湖洗澡,可消百病。據說先祖太戊在位時期,湖常金,因而他得以延綿長壽。

而這處湖,本體是一處無窮無儘的地下水泉,時而能聽到龍鳴——據說,此地本有巨龍守護,但因一次天災,這些巨龍全部滅亡了,故稱龍脈。而建木——也就是他們先祖從神手中獲得的神木,需依龍脈才能生,種下後,可通天徹地。他們亦能通過龍脈所養育的建木鑄金、占卜、殺敵……成一切凡人不能成之偉業。

所以,商人需要祭祀那位賜予他們神木之種的、虛無縹緲的“帝”、祭祀先祖、鬼神,也祭祀建木與龍脈。他們妄圖長生,妄圖去往死者才能抵達的天界!可越到後邊,負責建木的巫覡們漸漸發現,龍脈衰弱,無法供給建木,他們想了很多辦法補救——例如,越來越多的人祭,可惜僅有甚微的效果。

巫族認為,龍脈所養育的神木頗多,扶桑、不死樹,皆需龍脈去養育。還有人認為,彆的地方也養著建木,要讓他們這株完全生長,就得去征戰,砍掉彆族的建木——他們爭論不休,日漸看著龍脈虛弱。原本,巫族的大部分人都認為,再換一個更樂於見血腥、更勤勉的商王,所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然而,一切都隨著周人的翦商大業而灰飛煙滅。太過依賴龍脈統治的、強大的商人,也隨著龍脈的衰弱而自亂陣腳——他們不敵周人。

【把所有的器浸入龍脈中。】巫吩咐道,她讓甚至讓人舀了不少龍脈之源,裝入青銅器皿之中。【快、要快!周人很快就會追到這裡!】

懵懵懂懂的幼童被放到了地麵上,她拉了拉自己母親的衣角:【我們去哪?】

【我們……去月亮上。】她的母親——同樣是一位巫,如此說道:【你知道月亮上有什麼嗎?】她蹲了下來。

【有……恒我。】

昔者有女神恒我奔月,於月儘,天地不見光芒之時,獨行奔月,不驚不恐,隻因後代將光明昌盛。她令月光死而複生,她亦代表了生命。

於是商人認定,若一個人想成為永恒,就得在天地蒼茫之時,順著參天的建木攀爬,如此一來,就能再走上恒我奔月之道路,不僅能去往天界,還能如月光那樣,死而複生,永世長存。

儘管在此之前,從未有人複刻過奔月的奇跡。

【走吧。】巫歎息道,她抱著最後的建木種子,帶著商民攀上建木。她留下了一些人,他們會用浸泡過龍脈的武器,在他們離開後,徹底砍斷建木,沒了建木,周人也就無法再利用龍脈的力量創造奇跡。

從此,絕天地通,周人再也無法如商

人一般,通過建木,望向更廣闊的“天界”。

又或者說——宇宙。

被催動著耗儘了力量,將貴族商民送往宇宙深處的建木很快就枯萎了,而不知情的周人捕獲了那些斷後的商民,並自發伐掉了這需要大量鮮血祭祀的古木。

再也不必被建木所束縛的那汪金湖就此潛回了地底。

在周武王與其弟周公的默許下,那繁華的——遠超後來文明想象的商都最終也被付之一炬。征戰多年、又被夢魘所困的周武王因未能參透父親翦商時所依靠的“天命”,總擔心商人的上帝接受了帝辛的祭祀後降下災禍,在疑神疑鬼之中溘然長逝。其弟周公旦在平定可能的叛亂後,為了防止人祭故態複萌,也為了斷了商民——乃至後人再起依賴龍脈殺伐之心,抹去了所有人祭的記載,隻留下隱晦的傳說。他定下了新的道德觀,不再提鬼神與“帝”,而是將其模糊為“天”——一個富有人性的,距離人們十分遙遠的概念;並重塑了王朝更迭的原因——天行有常。

商周相承而來的曆史以“人”為主體,磕磕絆絆前行至今,不再依靠神秘之物通天,縱後世有人從易書中參透隱秘流傳的真相,也選擇了避而不談。

而飛往宇宙的商頑民,在建木的指引下尋找到了擁有“龍脈”的新家園,將其種下。而長年累月與龍脈相處、開始食建木之葉的商民逐漸變得強大,並繼續了殺伐之道,直到龍脈枯竭,無以為繼,再移他鄉,卻再也栽不活第三棵能助其興盛的建木了。

奇怪的是,即使背井離鄉,即便不再祭“帝”,也不再信神,選擇了與地球親族截然相反的另一條道路、開啟了千年殺伐征戰之旅的商民也不曾忘記那些古老的傳說——他們絕口不提自己作為政治/鬥爭失敗者的身份——於是,在他們口口相傳的歌謠裡,他們是奔月之人的後裔。

故而,千年後,這支亞人類宇宙移民,流浪數百年的戰鬥種族,結合著古老的傳說,自名“夜兔”,這名號一度威名赫赫——不過,到隻剩一人的如今,再提起,也是徒增落寞罷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