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才人(2 / 2)

這後宮有毒 繁朵 6872 字 10個月前

“那可不一定。”朱姨冷颼颼的道,“莫忘記懋昭儀不能生育,要她來脫簪請罪前,也還罷了。脫簪請罪後,太後跟陛下都覺得她小小年紀,迷途知返猶未晚也,本質上還是個好的!若將您的孩子交給她撫養,她就算為了不讓人說閒話,也一定會好好對待!”

她說著就歎口氣,難掩失望,“之前我就說了,您才有孕的時候,就合該去跟太後為您這些年來的胡鬨認個錯、請個罪的。太後不是小心眼的人,您又是她看著長大的親侄女兒,縱然之前沒少給她還有陛下惹麻煩,您主動認錯了,說兩句體諒他們的話,他們會原諒你的。”

而且那時候認錯的話,可以說是因為要當娘了,越發體諒做母親的不容易,合情合理,不顯做作。

操作的好,完全可以讓太後母子認為這是天然流露,發自本心。

結果呢?

袁楝娘死活不聽。

倒是讓雲風篁揀了個便宜跟遠道而來的生身之母團聚當天,就趕到芳音館脫簪請罪,臉上還帶著親娘掌摑的痕跡,再加上才十五歲的年紀,袁太後就算是個心胸狹窄的,這種情況下但凡還要點兒太後的臉麵,都不可能說還要跟她計較。

遑論太後其實沒有那麼睚眥必報?

有雲風篁搶了這個頭籌,這會兒袁楝娘再認錯,說辭再動聽,也很難不被認為,這是效仿雲風篁的行為。

當然就算如此,在朱姨看來,認錯總比不認好,可她好說歹說的,連哄帶嚇唬,也不過說動了袁楝娘主動到廚房待了會兒,來了個親手熬製紅棗山藥糯米粥本來這是件好事,可當著太後的麵,袁楝娘試圖讓雲風篁給她布菜,就這麼個舉動,非但沒能如願以償,更在太後跟前暴露了她還是那麼個不懂事拎不清的性.子,一點兒沒變,朱姨現在簡直是……

定了定神,朱姨緩聲說道:“你沒發現這幾個月以來,無論太後娘娘還是陛下,都不勸你了?”

從前袁太後母子對袁楝娘不說真正掏心掏肺,可至少是希望她好的,所以哄的同時,也會勸解,會試圖將她朝好的方麵引導。然而自從皇帝親政以來,這母子倆勸袁楝娘的次數越來越少,甚至目前都是隻哄不說。

不管袁楝娘怎麼個胡鬨法,反正就是順毛擼,力求最快速度息事寧人。

袁楝娘鬨起來的時候愛聽什麼說什麼。

至於說那些說辭對她是否有益處……

那就不管了。

就好像剛剛袁太後輕描淡寫的說雲風篁“小門小戶出來的”,仿佛很輕蔑的樣子,可是如果真的輕蔑的話,會留這昭儀下來喝侄女兒多年來頭一次下廚熬的粥?

不過是知道袁楝娘喜歡太後跟皇帝當著她的麵,貶低她自己以外的後妃罷了。

袁楝娘自己懵懵懂懂的興許還沒反應過來,朱姨卻是全身冰冷,知道袁太後母子怕是真的要放棄袁楝娘了。

這也許是皇帝親政了,不需要再拉著青梅扮念舊情了;也許是皇帝親政了,政務繁忙沒那麼多精力花在青梅的不懂事上了;又也許是,袁楝娘作了這麼多年始終毫無長進,皇帝母子都累了……

總之都不是什麼好事。

朱姨急的死去活來,可袁楝娘不急她這會兒差不多是痛心疾首的跟袁楝娘進言的,但看著因為不耐煩走去妝台前坐下,自顧自梳妝打扮的悅婕妤,忽然就不作聲了。

袁楝娘沒在乎她的突兀離開,反而覺得總算清淨了。

其實朱姨說的那些她也不是完全沒聽進去,隻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她任性胡為了這麼多年,忽然改正,還是朝懂事體貼改正,委實痛苦。

而且自覺這些年來在宮裡受的苦,都是為了皇帝,那麼皇帝容忍她,難道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遑論情況再壞,她好歹有著身孕。

袁楝娘想到這兒,摸了摸小腹,心道,霽郎不喜名門之女,貴妃小產,他一點兒都不傷心難過,就是個鮮明的例子。而宮裡頭如今懷孕的那倆宮嬪,雖然本身出身寒微,但跟霽郎既沒什麼情分,日後的養母也都不是省油的燈……

雖然上回皇帝拒絕了她撒嬌央求,如果這回生下的是皇子就立刻立為太子的提議,可皇帝當時也說了,是目前的局勢不適合立儲,這事兒容後再議到底沒有說一定不準。

退一萬步來講,皇帝真的變了心,對袁太後的孝順總沒有那麼容易改變。

她怎麼都是袁太後的親侄女兒,皇帝跟袁太後沒有血緣,可她所出的孩子,卻是太後血緣上的侄孫……所以就算不肯聽朱姨的,放下身段去忍氣吞聲,隻要袁太後母子的地位在,她又能懷到哪裡去?

心慌的時候這麼想想,袁楝娘也就心平氣和。

結果她想得開,興寧伯府卻想不開朱姨從她屋子裡去了芳音館後堂,與袁太後私下商談了半日,轉天袁太後就因為操心過度染恙,興寧伯夫人所以攜帶兒媳孫女侄女等一乾女眷入宮探望。

然後就是,袁楝娘的堂妹、她親叔叔家的庶出女袁蓯娘,在長輩們說話讓晚輩們自己在芳音館附近走走時,“誤入”醒心堂,撞見了淳嘉帝。

具體經過不知道,反正人是直接被留在了宮裡,袁太後打發人去了寶瑟小築尋紀皇後一番商議,次日早上,皇後命人收拾了芳音館附近的翠茵院,安置新晉袁才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