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後氣頭上說的話你彆往心裡去。”淳嘉知道這愛妃的脾氣,怕她就此落了芥蒂,一見麵就揮退左右給袁太後說好話,“剛剛朕去她那兒,她也有點後悔呢。實在是紀氏狡詐,這一手直接將軍了母後之前的安排……母後也是替朕擔心。”
然而叫他意外的是雲風篁居然沒生氣,反而一臉賢良淑德的說道:“也難怪慈母皇太後這次這麼生氣,陛下大婚之後一直無子,原因皆在紀氏,結果這麼一弄,天下人還以為諸皇子皇女的落地乃是紀氏的功勞……彆說慈母皇太後了,妾身都覺得心裡不舒服。”
淳嘉一聽這話,便驚疑不定的看著她。
“陛下這是什麼神情?難不成以為妾身說的是反話?”雲風篁就白他一眼,哼笑道,“妾身雖然不是什麼寬容的性.子,尊敬長輩的規矩還是有的。當初妾身都是昭儀了,生母入宮來,還不是想打就打?妾身那是一點兒都不敢還手,連躲都不怎麼敢躲的。”
之前雲風篁頂著親娘扇的指痕去給袁太後請罪這事兒淳嘉當然清楚,他眼中的懷疑登時就少了點。
的確,真妃心胸不開闊,甚至可以說睚眥必報。
但那都是對著同輩。
既然對親娘有這份孝順乖巧,那麼對袁太後這長輩保持同樣的態度應該沒問題……吧?
“雖然妾身算不得慈母皇太後的正經兒媳婦,卻也不至於肆意妄為到對太後娘娘不敬的地步。”
雲風篁從容說道,“何況三皇子四皇子落地這才幾天,紀氏那邊就宣揚的滿天四海都知道太皇太後跟母後皇太後為了皇家子嗣興旺的辛苦了,可見這一家子,是打算開始動手了……這會兒妾身哪裡還有心思計較些許瑣碎事兒?”
“其實今兒個的事情妾身想了下也怪妾身不對,雖然那些建議都是為了陛下著想,可慈母皇太後也是精明能乾,未必想不到,卻哪裡要妾身去班門弄斧?就算妾身想進諫呢,也該私下告訴陛下,請陛下轉達的。”
“隻
是當時陛下正在前朝處置政務,妾身聽著底下人說慈母皇太後正在發怒,擔心太後娘娘氣壞了身子,或者盛怒之下責罰近侍,反而寒了左右的心,給紀氏可趁之機,故此也沒多想,直接去勸了。”
“總之妾身這回考慮不周。”
她忽然這麼體貼,淳嘉簡直受寵若驚,盯著她好一會兒,才試探道:“愛妃以為……目前形勢這般嚴峻?”
以至於真妃都不作了???
“陛下,雖然紀氏狼子野心,當初擁立陛下也是彆有所圖。可太皇太後跟母後皇太後的身份輩分都擺在那兒,之前願意留在行宮,也是有著打算才妥協。”雲風篁正色說道,“一旦她們下定決心要拿孝道轄製陛下,其他不說,太皇太後來個絕食,您說朝野會怎麼想?”
彆說絕食老套,前朝皇太後跟親兒子玩這手,一壓一個準多少後世評價頗高的天子都沒辦法。
否則何以會有“立子殺母”的規矩?
慢說太皇太後這位皇祖母了,就是紀太後這位母後皇太後,如果傳揚出去被淳嘉氣得不想用膳,淳嘉少不得也要跪到綿福宮去請罪,勸膳,乃至於陪著挨餓。
不然落下不孝的評價,簡直後患無窮彆忘記,帝座之畔,可是還有攝政王虎視眈眈的。
太皇太後跟紀太後之所以迄今沒用這一招,不過是心存顧忌,不想跟淳嘉徹底撕破臉。
但真正把她們逼入絕境,那什麼招數不用出來?
這也是淳嘉迄今留著紀皇後,再怎麼懷疑這中宮都不肯廢棄她的緣故之一。
雲風篁繼續說道,“太皇太後跟紀太後傳出了那樣心疼您的名聲,於情於理咱們都不可能讓她們繼續留在行宮,必然要接回來的。”
“到時候就算三皇子跟四皇子還是交給聖母皇太後撫養,但這兩位回宮之後,慈母皇太後也好,妾身跟宣妃瑞妃也罷,行事必然受到很大的拘束。”
“這種時候,若妾身還要為點兒小事跟慈母皇太後置氣,到時候還不是便宜了紀氏?”
“妾身雖然不敏,這點兒大局觀還是有的。”
“歐陽燕然即將還朝,陛下需要在前朝徹底掃除紀氏弊端,妾身一介女流,無法給陛下做賢內助,也隻能在後宮之中儘量為陛下分憂了。”
她說到此處狡黠一笑,“陛下若是覺得妾身懂事了,也多提攜下妾身的兄弟,免得妾身在宣妃瑞妃麵前,總覺得矮人一頭。”
淳嘉聽著,疑心儘去畢竟扣除這妃子那些好聽的說辭,隻看利益的話,雲風篁的確不可能盼望紀氏得勢。
那麼,忍一時之氣免得關鍵時刻跟袁太後發生齟齬,不能齊心協力麵對太皇太後與紀太後還宮的威脅,也是可以理解了。
尤其雲風篁最後還直言了要他提攜兄弟。
在淳嘉看來,真妃的本性就是不肯吃虧的。
所以她要是隻說自己的深明大義,皇帝興許還會將信將疑,既然提了條件,那麼就算有著小心思,約莫也就是想用這次的這份委屈,給兄弟換取好處……淳嘉對此不反感,一則是偏愛雲風篁,二則是謝無爭的確有值得提攜的地方。
他本來也是打算重用這未來妹婿的。
“愛妃這樣要還不算賢內助,那什麼樣的才算賢內助呢?”淳嘉於是稱讚道,“愛妃放心罷,謝無爭的差使,朕心裡有數。”
雲風篁打量他神情,覺得還算真誠,遂滿意一笑:平時雖然任性嬌縱但關鍵時刻還是顧全大局深明大義的人設初立成功,那麼接下來,就是保持著這個人設與紀皇後裡應外合送慈母皇太後賓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