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嘉給她幫腔:“母後,當初之所以會給淑妃繼嗣,也是念在了翼國公一向忠心的份上。翼國公夫婦都是讚成真妃代為撫養穰兒,不敢打擾皇後的。到底淑妃已去,穰兒又小,這等事,還是問問穰兒外家的想法罷?”
翼國公是肯定不會倒向紀氏的。
所以紀太後當然也不會采納這個建議:“皇家子嗣,什麼時候輪到臣下指手畫腳?翼國公素來懂事,怎麼如今上了年紀也糊塗了不成?”
“太後娘娘,陛下。”眼看氣氛有點不好了,這時候雲風篁底下忽然有妃子出列,大聲說道,“既然真妃娘娘舍不得大皇子,中宮無子也不是個辦法,可宮中如今並非隻有大皇子一位皇子,紀禦婉所出的雙生皇子聞說此番也隨鳳駕返回,將之交與中宮撫養,豈不是兩全其美?”
嗯,果然來了。
公襄穰隻是個借口,雙生子才是重頭戲。
這要是不安排妥當了,也不會才回來就開撕。
這會兒托這麼一說……噢,是賈充容這麼一說,立馬就把頭深深的低下去。
縱然如此,她也能感受到來自淳嘉與袁太後,可能還有真妃等人帶著殺意的注視。
賈充容下意識的哆嗦了下,跪的更乖巧了。
但,話都說了。
這會兒姿態再好看再柔順,有意義?
“母後,關於紀禦婉所出的雙生子,朕正打算明後日就過來跟您兩位商量。”淳嘉收回目光,轉向紀太後,緩聲說道,“朕膝下空虛,能有雙生子當然是歡喜的。隻是欽天監那邊……卻有些說法。”
“這兩個孩子,若是交與後妃撫養,隻怕……會很難養。”
紀太後沒有露出驚怒的神色。
因為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那你的意思是,這兩個孩子?”她平靜問。
淳嘉道:“欽天監算下來,該由曲母後養著。”
紀太後沉默
,太皇太後也沉默,其他人也不敢說話,一時間殿中再次出現了死寂。
“皇帝膝下空虛,三子一女雖然對尋常人家不少了,對皇家來說,卻還是單薄了點。”半晌,太皇太後緩緩開口,“尤其你嗣父無子,你自己也是一脈單傳,沒個兄弟幫襯……雙生子的安危不容輕忽,既然如此,那就勞煩聖母皇太後了。”
坐在上首角落裡的曲太後低頭稱不敢。
太皇太後也沒在她身上停留注意力,跟著就對淳嘉說,“雙生子不適合抱與中宮撫養,那就還讓中宮養著淑妃之子罷。”
淳嘉如何能答應?
他道:“皇祖母,這事兒……”
“這事兒本來就不合規矩。”太皇太後打斷他的話,“鄭氏去位後,趙氏是被皇後接去延福宮照顧的,後真妃請求為淑妃繼嗣,其子嗣才記為淑妃名下,對不對?”
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淳嘉當然不能否決。
太皇太後點著頭,說道:“真妃,你說皇後當初因為臥病,將趙氏送去絢晴宮讓你幫忙照顧,沒說事後要接走?但你也說了,皇後之所以將人送去你那兒,是病了。這種時候丟三落四,難道不是很正常?若是皇後這會兒了還精明能乾,那還要你幫什麼忙?這些日子的宮務,又何必讓你跟宣妃瑞妃操心?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雲風篁垂首道:“是。”
“那現在大皇子送回延福宮,有什麼問題?”太皇太後心平氣和,“你與淑妃感情再好,終究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你隻是妃子。大皇子呢?前一個母妃是貴妃,後一個母妃是淑妃。固然淑妃在貴妃之後,好歹都是四妃之一!可你一個妃子堅持養著他,這不是心疼他,這是拖累他——這會兒孩子還小,不懂這些,等長大了,懂得上下尊卑,你叫他怎麼想?知道的說你小門小戶出來的,公私不分,不知道的,還以為你跟淑妃的要好都是假的,存心坑她嗣子!”
“所以,彆糾纏了,哀家這是為大皇子好,也是為你好!”
她端起茶水來呷了口,眼神毫無波動,徑自吩咐紀皇後,“待會兒宴散了,你就跟著真妃去絢晴宮把孩子抱走罷,免得拖個一天半天的,真妃越發舍不得。”
紀皇後微微一笑,道:“是。”
“皇祖母。”淳嘉沉默了下,忽然也微微一笑,“真妃位份太低不適合長久養著穰兒、隻能短時間幫忙照顧的道理,孫兒豈能不知道?”
“之所以一直將穰兒留在絢晴宮,卻是因為去歲真妃救駕有功時,孫兒就許諾,待她升格母妃之際,便為其晉一級。原本穰兒落地後,就該辦的。隻是不久就是昭慶出生,跟著又有幾件宮務拖延下來,這才延誤至今……這事兒,是早就跟袁母後說好了的。”
他說著也不給太皇太後那邊反駁或者反對的機會,語速微微加快,“既然今日說起來,那也不必拖延,就先辦了罷。雁引,著人擬旨:絢晴宮主位雲風篁,克裕溫恭,夙彰淑慎。茲仰承皇太後慈諭,晉封賢妃。賜冊寶玉印【注】……”
說話間雲風篁已然肅容跪聆口諭,淳嘉微微一頓,目光複雜的看了她一眼,複道,“……望愛妃此後祗勤日懋,淑慎其身。”
雲風篁忍住得意,保持著正色叩首:“妾,謹遵聖命,必不負陛下之望!”
【注】這一段跟下麵的個彆詞彙是乾隆時冊封純妃的聖旨裡直接拿來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