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子人選得等諸藩王的表態,不得不暫時擱置,淳嘉為防攝政王翻臉,叮囑雲風篁接下來對顧箴還有陸其道好點,至少場麵上做出個優容的意思來。
雲風篁就委屈了:“妾身什麼時候對她們不好了?要不是她們尋妾身的不是,妾身才懶得理會她們呢。”
她睜著眼睛說瞎話,淳嘉也不戳穿,摟著人哄道:“朕當然知道愛妃賢良淑德,最是老實本分的,隻是如今非常時期,愛妃多照顧些個那二妃,也能為朕分憂不是?”
“陛下放心罷,妾身什麼時候給您拖過後腿?”雲風篁這才滿意,頷首說道,“正好這些日子妾身帶著宮裡人給大皇子還有昭慶做了許多衣物,得空給瑤寧夫人那邊的三皇子送些過去。至於陸氏那邊,妾身也會讓人有所安撫的。”
然而顧箴收到了雲風篁送過來的小孩子衣物非常的慎重其事,首先壓根沒拿到三皇子待的屋子裡去,而是立馬送到最偏遠的屋子裡,跟腳安排了熟悉的太醫查驗過沒做什麼手腳,這時候主仆才坐下來討論賢妃此舉有什麼用意?
她們討論的結果就是彆管賢妃想乾嘛,肯定不懷好意!
“娘娘,約莫賢妃娘娘就是委婉暗示要拿三皇子作為威脅?”心腹這麼分析,“不然好好兒的惦記三皇子做什麼?誰不知道三皇子的生母害了賢妃不能生,這份仇恨,常人都要記上一輩子。何況賢妃這等心狠手辣還睚眥必報的?”
顧箴深以為然,讓上下都戒備起來,卻還不放心,甚至親自去皇帝跟前了一趟——她也是汲取教訓,沒敢直接說雲風篁的不是,更不敢說懷疑賢妃的話,隻梨花帶雨的訴說了自己入宮多年,伺候皇帝雖然也算儘心儘力,卻因為福薄,一直沒能有個一子半女的,如今承蒙天恩,總算能夠撫養皇帝的骨血,哪怕不是親生,終歸也是愛若珍寶……
總之就是一旦三皇子有個閃失她也活不下去了的那種。
淳嘉聽著,就有點煩。
他哪裡猜得到顧箴的心思,隻道這老字號的妃子得寸進尺:朕才叮囑賢妃善待你跟陸其道呢,你就跑過來說這些,不就是覺得朕如今需要穩著攝政王,趁勢給三皇子要好處嗎?!
當然淳嘉是能忍的,這關鍵時刻他也不想為這麼點小事讓攝政王有理由鬨騰,遂和顏悅色的安慰了一番,當場給三皇子取了名字,叫做公襄秉。
怕顧箴還不滿足,不容她開口,跟著賞賜了一些小孩子的佩飾之類,連帶給顧箴賞了些衣料首飾,就借口政務繁忙將人打發了。
顧箴對這個結果分析了一番,覺得還成。
雖然皇帝沒有明說會攔著雲風篁不許她謀害皇嗣,但既然給一直沒過問過的三皇子賜名了,還給了這些賞賜,不像從前隻要是跟賢妃那邊意願衝突就不分青紅皂白的訓斥她……可見親生兒子到底還是受皇帝重視的……吧?
她心事重重的告退離開,全不知淳嘉轉頭就在借月小築拍案大怒:“賤婢敢爾!難怪之前讓愛妃籠絡顧氏陸氏,愛妃說皆是她們不賢,以前看顧氏還算有幾分將門之女的氣節,哪知如今也學會了掐著眼接骨上訛詐朕!!!”
雲風篁心
裡差點沒笑翻,她大概能猜到是怎麼回事,但絕對不可能幫顧箴解釋的,不但不幫忙解釋,她還假惺惺的勸:“陛下息怒罷,興許瑤寧夫人不是這個意思,隻不過太想養著三皇子傍身了!畢竟她進宮多年一直無所出,好容易得了撫養皇子的機會,能舍得放手麼?”
淳嘉冷笑道:“愛妃何必幫這賤婢說話?若她養的是其他人所出的子嗣也還罷了,可這是流著紀氏血脈的皇子!朕將之交與顧箴撫養,就是要借攝政王以及昭武伯的勢頭,免得紀氏那邊從中作梗!”
“皇子該有的尊榮,朕會給他們!”
“但絕不是現在。”
“這個道理愛妃去歲進宮都能明白,她在宮裡多少年了會不懂?”
“卻還是哭哭啼啼的要朕抬舉老三,全不管這麼做了之後,會不會被紀氏利用!”
“可見心裡隻想著她自己以後的依靠,根本不在乎朕會不會為難!”
“那畢竟是攝政王送進宮來的人,怎麼可能跟陛下一條心呢?”雲風篁忍住笑,柔柔的勸他,“陛下何必跟她一般見識?咱們一早知道她是什麼人的。反正隻是賜了個名字而已,又不是提前封王。本來嘛,宮禁規矩,皇子就藩前才封王,至於名字,提前取的也不是沒有,卻也不算格外的抬舉。再說了,要說恩典,還有大皇子跟昭慶在前不是?紀氏就算想做文章,卻也沒什麼好折騰的。”
淳嘉哼笑道:“給賜個名賞點東西,朕都覺得太抬舉了,遑論封王?顧氏若果不識趣的提了這個,便是召了攝政王入宮來理論,朕也不會放過這賤婢!”
雲風篁好說歹說的勸得他息怒,就提醒:“顧氏撫養的畢竟隻是三皇子,瑞妃膝下的二皇子,卻還沒有賜名呢?自來長幼有序,不若陛下也給二皇子賜個名罷?”
“就賜二皇子名‘科’罷。”淳嘉心不在焉的隨口道,是更生氣了,“瑞妃今年才進宮,也沒有像她那麼不懂事的!”
……顧箴吃了這個啞巴虧,卻是過了兩日聽說了陸其道同日也得了些好處的事情才會過意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