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繼妃擺明了就是為了政治目的才迎娶的,這種情況下,他的後院居然還是冷冷清清……就叫人想不明白了。
哪怕攝政王不是皇帝,拿不出太多有正式玉碟的位份來籠絡高門,可按照尋常藩王的規格,正妃之下還可以再設兩位側妃。這個位子安排洛寒衣歐陽福履那個級彆的貴女,可能還是委屈了點,但安排這兩家的庶女,或者旁支的嫡女,卻也差不多了。
畢竟公襄若寄也不是普通藩王不是?
結果攝政王卻隻聯姻了一個清平侯的義女,這……實在讓人覺得,這位攝政王的做派,有點虎頭蛇尾了。
你都把元配逼死了,就為了換個陸春草???
還是陸春草是個能乾又護短的權宦,幫著女兒拿捏住了這位攝政王?
嗯,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攝政王不是不想廣納姬妾,聯姻眾多人家,以壯聲勢,是他不方便這麼做。至於為什麼不方便,最可能的原因,就是他可能有些隱疾之類的……但陸繼妃進門這些年,卻也生了一位小王爺?
聯係到公襄震一直未曾出現人前這一點,雲風篁不禁有一個陰暗的猜測,就是可能這個所謂的小王爺隻是為了掩飾攝政王的“不行”,才搞出來的。
實際上有沒有這個小王爺,或者說是不是真的攝政王的血脈都未可知。
但如果這樣的話,那攝政王就完全沒理由冷落公襄霄,更沒理由不栽培他啊!
總不可能連公襄霄都
……不不不這不可能,如果攝政王根本沒有一個真正的後嗣,他冒那麼大風險爭帝位圖什麼?
雲風篁定了定神,阻止自己繼續這麼不著邊際的設想下去:“陛下說的是,隻是這事兒,您作為晚輩不好跟攝政王說,要不要趁現在宗親們在,托幾位長輩去關心下?”
她尋思著淳嘉既然將這種猜測說了出來,不管神宗一脈是不是真的在子嗣上頭有些疑難吧,估摸著都要用這一定打壓攝政王了。
反正神宗孝宗以及攝政王這父子三個子嗣稀少是事實。
除非攝政王立馬納上十個八個侍妾,而且讓她們在幾個月裡懷上,不然這種謠言傳多了不怕沒人相信……就淳嘉的心性,他肯定做得出來這麼誅心的事兒。
但雲風篁不想沾。
她如今可不是才進宮時的小宮嬪,需要劍走偏鋒的博出位。
可不想被淳嘉委以重任的摻合這事兒,還是推給宗親們去拉仇恨吧。
“這種話怎麼好去說呢?”不過淳嘉似乎沒有這個意思,微微搖頭道,“不過你我單獨在房裡討論幾句而已。畢竟王叔好歹還有兩個兒子,先帝孝宗可是無子才過繼了朕的。這話要是傳出去,豈不是連孝宗先帝也要被非議?”
“陛下真是純孝。”雲風篁心道看來你還有點底線,嗯,也許是覺得,這會兒還不好這麼觸怒攝政王?
反正她不相信淳嘉對孝宗的孝心能有這麼大,愛屋及烏到攝政王身上。
正尋思著要不要換個話題聊,就聽淳嘉道:“對了,聽說你這幾日都沒去過春慵宮?”
“……陛下是覺得妾身怠慢了慈母皇太後嗎?”雲風篁挑眉道,“可您看看這兩日,宣妃她們都是排著隊的往慈母皇太後跟前湊,妾身看慈母皇太後應付她們都來不及了,哪裡敢再去添亂呢?”
宣妃她們平時對慈母皇太後也是很恭敬的,但最近的殷勤當然是為了繼後之位。
昨兒個,紀皇後已經上了謝罪表書,為她身為皇後期間沒有發現陸其道這麼個毒婦,以至於眾多皇嗣、宮嬪乃至於後妃包括她本人慘遭毒害。
身為中宮之主,她責無旁貸,所以主動上表請求皇帝降罪。
皇帝當場表示不忍心、舍不得、此發妻拒絕三連。
按照默契,接下來皇後還要上表至少兩次請罪,措辭必須一次比一次哀切真摯,皇帝得接著拒絕到第三次,才會……去請太皇太後做主。
完了才會“含淚忍痛”廢棄紀淩紫,送其入善淵觀修行。
……正常廢後其實沒這麼麻煩,之所以這一回要這麼演,歸根到底是因為紀氏覆滅的太過血腥。
所以就算大家都知道紀氏女不可能繼續做皇後,都知道紀淩紫被廢後的真正原因,但場麵上麼,章程就得這麼走,史書才能理直氣壯的記載,淳嘉是個真·寬容厚道·明君。
元後已經在坐等下台了,繼後卻還是沒有明顯的風向標。
宣妃她們跟她們的家裡能不急?
她們又不好直接到淳嘉跟前問陛下您打算不打算立妾身做繼後啊,或者您打算立哪位姐妹……那麼當然是對著袁太後下功夫了。
雲風篁這會兒所以就不高興了:“妾身體恤慈母皇太後辛苦,怎麼在陛下看來,竟然成了妾身的不是了嗎?”
“朕還沒說呢你怎麼就委屈上了?”淳嘉無奈的笑笑,“你也知道她們近來都去尋母後啊?母後一直沒看到你,可不就要問了?還以為你被什麼事兒給絆住了。”
聲音一低,“你也是傻的,她們都去你何必要被落下?就這麼幾步路也不肯動一下,不知道的,還以為你跟母後生分了。”
雲風篁心道,本宮跟那老太婆相看兩厭,還生分,什麼時候親熱過?
再說宣妃瑞妃她們覺得跑春慵宮勤快了能換個皇後做,當然乾勁十足,她是心知肚明沒什麼好處,乾嘛費這個心?
而且,她還懷疑,袁太後專門跟淳嘉提起來自己,未必是什麼好事。
抱著這樣的警惕,雲風篁哼笑道:“那好吧,陛下都這麼說了,妾身明兒個就去叨擾下慈母皇太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