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爆發(2 / 2)

這後宮有毒 繁朵 7189 字 11個月前

他不肯出去見東興大長公主,大長公主卻自恃身份一路闖進來!

才進門,就一驚一乍的驚呼出聲:“這是怎麼了這是?”

然後也不等攝政王說什麼,直接命人上前扶起公襄霄,“皇兄的骨血本來就稀少,你們這些人還這麼看著,真正鐵石心腸!!!”

“姑姑,這是家事,還請姑姑莫要理會!”攝政王麵色陰沉的擋住侍者,硬聲說道,“若是姑姑有什麼教誨,改日登門,孤必定洗耳恭聽!”

“本宮方才路過門口,聽著動靜不對,擔心出了什麼事兒,故此叫車夫停下,入內拜訪。”東興大長公主淡聲道,“本來還以為什麼事兒,結果卻是你在苛刻親生兒子?你莫不是昏了頭了?皇兄統共就你跟孝宗兩兄弟,你嫡兄已經不在了,你膝下也就世子同幼子兩個孩子,孩子做錯了什麼事情不能好好兒的說,非要下這樣的狠手?!”

攝政王麵無表情道:“這個不勞姑姑操心,孤自有主張!”

東興大長公主冷笑著指了指匍匐在地已經沒了多少聲息的公襄霄:“這就是你的主張?打死親兒子?!陸氏那宦人之女到底給你灌了什麼迷魂湯?連元配嫡出子被刻薄成這樣你還執迷不悟?!是,你是他生身之父,就算打死了他,本宮這已經下降的姑母也不能拿你怎麼樣!但你莫要忘記,你生母是沒有了,你嫡母可還在!你要打死你生身之父的親孫兒,問過你嫡母沒有?!”

“太皇太後跟前孤自然有著交代,毋須姑姑費心!”攝政王指了指門口,直接下逐客令,讓東興大長公主愛上哪去上哪去,反正攝政王府不歡迎她。

然而東興大長公主微微眯眼,倏忽推開左右,昂首上前,說道:“本宮就不走!本宮倒要看看你攝政王好大的威風!親生嫡長子都能下這樣的重手,乾脆連本宮一起打了又何妨?!神宗皇兄生前本宮雖然同他不甚親近,到底是親兄妹!本宮要是不知道沒碰上也還罷了,既然碰上了,豈有坐視你殘害神宗血脈的道理?!”

她身份貴重輩分又高,一步步走過去,彆說攝政王府的侍衛隨從,就是攝政王本身,也不好觸碰她……這就是陸繼妃如今自

顧不暇的壞處了。

如果繼妃好好兒的,火速趕過來,直接跪下抱住大長公主的腿不讓她搗亂,大長公主卻也無計可施。

畢竟王府的人不敢動她,卻不懼她的隨從。

但陸繼妃這會兒怕不還沒醒過來,東興大長公主要耍賴,王府上下誰能有法子?

攝政王憤怒之極,寒聲道:“姑姑與孤素來井水不犯河水,今晚為何非要同孤作對?!難不成這逆子在宮闈裡的事情,是陛下的意思?!”

“若寄你真是昏了頭了!”東興大長公主正朝公襄霄走去,聞言麵色一沉,停下腳步,看向他,正色說道,“你將陛下當成什麼人了?就算那宮女陛下壓根不記得,到底是陛下的人,難道你以為,陛下是那種為了離間你們父子情誼,不惜折損聖譽的人?!”

攝政王冷笑,他還真不覺得淳嘉做不來這樣的事情:“那可真是奇了怪了!姑姑這些年來從孤門口走過不是一次兩次,什麼時候管過孤府裡的瑣事?若無陛下撐腰,姑姑敢出這個頭?!而這逆子穢亂宮闈,陛下從輕發落就算顧念親情,何至於還要如此交代姑姑?”

東興大長公主皺眉道:“以往你府裡有今兒個這麼大的動靜?不是本宮說你,虎毒不食子!就算你如今心思都在繼妃跟幼子身上,霄兒終歸也是你的骨血!”

“多說無益!”攝政王仰頭看了會兒夜色,冷然說道,“這世上斷然沒有做父親的不能處置兒子的道理!姑姑非要多事的話,那……”

他驀然抬腳虛虛的踩住公襄霄的後頸,“那孤隻能先行送他上路,免得叫人笑話我攝政王府父不父子不子!”

“你!!!”東興大長公主本來自忖勝券在握,萬沒想到這侄子這樣心狠……也許他下不了這個手,但東興自己就是打著路見不平以及憐惜公襄霄的旗號來的,這會兒她能繼續上前麼?

那必須不能!

僵持片刻,她麵色陰沉的說道,“好!你好的很!當年神宗膝下也隻你跟孝宗二子,你雖然生母卑微,神宗卻也十分憐愛。一轉眼這許多時候過去,你自己也是當父王的人了,卻這樣刻薄嫡長子,也不知道你將來下去了,如何對皇兄交代!”

末了拂袖而去!

畢竟再留下來也是毫無意義。

“……王爺。”攝政王同樣目光陰鷙的目送她離開,麵上神情變幻,良久不定,幕僚們互相看看,推了一人上前,低聲提醒,“王爺息怒,東興大長公主來的這般巧,必然有詐。王爺要責罰世子什麼時候不可以,何必在這眼接骨上,授人以柄?”

“而且世子之所以會在宮闈出事,恐怕也是著了算計而不自知!”餘人紛紛附議,說著,“世子年輕氣盛,難免一時衝動,還請王爺海涵!”

攝政王沉默良久,吩咐:“將那逆子拖柴房裡去,孤先去看王妃。”

……攝政王府熱鬨了一晚上,次日朝會上就有著動靜。

已經低調許久的崔琬,當眾遞了一份折子給淳嘉,說是受托不過才幫這個忙。

淳嘉隻略微一翻,就露出些許訝然之色,旋即看向攝政王。

眾臣對此毫不意外,都以為是誰彈劾了攝政王什麼。

但淳嘉想了想,卻讓雁引將折子拿去給攝政王看:“王叔自己瞧瞧罷。”

攝政王拿到折子後麵無表情的掃了兩眼,眸中怒色一閃,驀然冷笑出聲,將那折子刷刷撕成幾塊,隨手扔在地上,淡聲說道:“陛下,此公襄家事,什麼時候輪到外人置喙?!”

淳嘉溫和一句,卻教眾臣都十分意外:“雖然如此,但竇氏畢竟是已故竇嬸母的娘家,此番上奏,卻也是人之常情。”

這折子是竇氏上的?

百官互相交換著眼色,都好奇竇家在裡頭說了什麼,以至於皇家叔侄如此意見相左?

按理來說,竇家肯定是站公襄霄的,不定就是幫這位世子外甥喊冤辯白,不過看淳嘉跟攝政王的神色,又不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