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冠冕堂皇沒毛病,老實說,如果不是因為雲風篁的緣故,淳嘉是不反對的。
問題是雲風篁從前皇後紀淩紫失勢協理六宮至今,她會眼睜睜看著皇後找借口拿走自己的權力?
不可能的。
她肯定會搞事。
淳嘉思忖了一陣,說道:“宮中高位如今膝下無嗣且無孕的,無非婉妃、柔昆夫人、宣昭儀、平氏、伊氏、曲氏這些。其中平氏以下,都是宮嬪初晉,隻怕力有未逮。婉妃、柔昆夫人與宣昭儀,卻又過於年輕了。”
顧箴說沒關係,慢慢兒教著就是,因為:“貴妃、淑妃還有德妃入宮也沒多久,向來將宮闈打理的很是妥當,可見有誌不在年高。相比之下,如妾身這樣愚鈍的,尚且能夠被陛下托付六宮,又何況婉妃她們都是出身富貴且聰慧過人呢?”
她這是鐵了心要甩開貴妃淑妃德妃了。
這種做法站在一個皇後的立場上也可以理解,畢竟貴妃深得帝寵還為人強勢,做皇後的不想被架空,打壓貴妃為首的派係、另外提攜妃嬪充當心腹,是非常合理的舉動。
問題是,當初雲風篁推薦顧箴為後,淳嘉也首肯此事,就是因為顧箴一來城府不深好糊弄,二來顧箴的為人,沒有那麼咄咄逼人。
從她受冊為後到現在,也的確沒有跟雲風篁發生過特彆激烈的衝突。
對於這種情況,淳嘉是比較滿意的。
如今忽然這麼做了,皇帝不免就要多想:“可是有誰在皇後跟前說了什麼?”
“什麼?”顧箴皺眉看他,“陛下覺得這樣不妥當麼?”
淳嘉沒回答這個話,而是追問是不是有人在皇後跟前說了不該說的話?比如說,楚王染病與貴妃有關之類。
在他看來,皇後一向懂事,不會貿然在後宮掀起這樣的紛爭。
之所以這麼做了,肯定是受了刺-激。
那麼就最近的事情來看,最可能的就是將貴妃當成了害子仇人,故而翻臉。
又或者,這是顧氏的意思,想試探自己的態度?
想到最近廟堂上的一些磋商,尤其是關於插手韋紇的一些討論,淳嘉心中生疑,隻是麵上不顯,話裡話外,仍舊將問題局限在後宮之中。
畢竟顧箴不夠敏銳,她背後的顧氏說是後繼無人,長輩裡頭卻不是沒有明白人的。
淳嘉如今不好跟顧氏有芥蒂,所以不管這件事情是否有著顧氏的摻合,他都會定性為後妃之間的爭鬥。
顧箴壓根沒想到皇帝會聯想到前朝去,她猶豫著,不知道該不該將雲風篁賣掉?
此舉雖然肯定會給貴妃帶去不小的麻煩,但以貴妃的手段,以及帝寵的程度,應該也不至於一下子打落塵埃。那樣的話,就跟貴妃成為死敵了。
關鍵是對她自己好像也沒有特彆的好處……
“……當日陛下給妾身說的非常清楚了,妾身怎麼會懷疑貴妃呢?”顧箴思考了一番,說道,“隻不過覺得這些日子總是勞煩貴妃她們不像話罷了。”
她一口咬定收回貴妃三人的協理六宮之權是為了三妃好,而不是有其他任何緣故。
淳嘉於是就篤定這是顧氏的意思,並沒有強行壓著她特殊對待貴妃,不動聲色的岔開了話題,算是默認了她的做法。
而顧箴見狀,心裡也不知道是該鬆口氣還是感到失落?
她決定公然收回三妃權力的時候,就知道淳嘉八成會來找她。
她其實是做好了被淳嘉駁回的心理準備的,可是皇帝卻根本沒有這樣做……顧箴當然明白,這一定是因為顧氏。
總不可能是淳嘉敬重她這個皇後。
但是淳嘉此舉,顯然也是沒有為雲風篁公開站台的意思了。
雖然知道雲風篁就算沒有淳嘉親自下場拉偏架,也不難從她手裡奪走部分權力,可顧箴還是很想知道,雲風篁知道這事兒後,會是什麼心情?
……雲風篁表示心情平靜。
因為這是她意料之中的事情。
淳嘉如果是那種為了私情不顧大局的人,那也輪不著她進宮奪寵,一早為了袁太後袁楝娘同紀氏翻臉,然後被紀氏料理了。
他也走不到現在。
故此次日早上聽著淳嘉那邊委婉傳來“這事兒朕不好幫你們說什麼你自己看著辦但彆讓朕太為難”的意思後,她很是冷靜的應允不會給皇帝添太大-麻煩。
她承諾的不會添太大-麻煩的意思就是,當天晌午後,碎竹館裡就抓了個往歐陽福履安胎藥裡摻紅花的宮人,自稱是受了臥霞樓宮女的指使。
顧箴:“………………!!!”
這還沒完,顧箴還在盤問這事兒的來龍去脈,試圖找出破綻時,又有宮人來稟告,說是秦王殿下不舒服,作為養母的貴妃需要親自衣不解帶的照顧,無暇照管淑妃之事不說,貴妃還懷疑秦王是不是也是受了謀害?請皇後娘娘幫忙徹查到底,還秦王一個公道!
顧箴:“????!!!!!!!!!!”
也就一炷香吧,德妃那邊也來了動靜:德妃陪嫁的首飾莫名其妙丟失了好幾件,整個丹若庭都找遍了也沒個蛛絲馬跡,懇請皇後娘娘明察秋毫,莫要讓她沒了亡母留下來的惦念之物!
顧箴……顧箴……顧箴深呼吸:“……還有其他事兒麼?有的話,一起統統報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