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氏聞言,沒有正麵回答,而是和顏悅色的說道:“咱們都是自家骨血,何必這樣見外?但凡力所能及,彆說是不情之請了,就算是不好對外人說的事兒,自家人還能不想方設法的叫你如願以償?”
這話聽著親熱,話裡話外的意思卻是:力所能及的事兒好說,如果是為難的事情,那就彆想了。
畢竟這隻是她侄子,又不是親兒子。
就算是親生兒子,敢提出一些糊塗的要求,江氏也肯定不會理睬的。
“謝嬸母。”謝無爭道了聲謝,就說道,“侄兒在想,謀害殿下的幕後真凶,會不會與鄭氏有關?”
“鄭氏?”江氏沉吟,謝無爭打著請罪的皇子過來,托自己幫忙督促宮裡的雲風篁給遂安討個公道,而且是那種折算成對謝無爭自己仕途照顧的公道,這是她意料之中的事情。
不然她也不會不肯把話說滿。
三屍蟲之事,之前牽扯了多少貴人,甚至連太皇太後,也還是淳嘉親自發話之後,才被摘了出去。
這麼深得水,她怎麼肯貿然去趟?
此刻略作思索,就說道,“貴妃倒是跟鄭氏出身的前貴妃有些過節,但鄭氏素來識趣,早早的投了陛下,不然,陛下也不會將雲安長公主許配給他們家子弟。這兩年,似乎也沒聽說過他們針對貴妃的地方……又怎麼會對遂安殿下下此毒手呢?”
“嬸母說的是。”謝無爭低著頭,說道,“這會兒沒外人在,侄兒就直說了:鄭氏是權宦出身,雖然身居高位,卻到底欠了些許氣節。所以就算前貴妃鄭氏同娘娘有過齟齬,他們縱然記恨娘娘,等閒也不會冒著讓自家受到陛下厭棄的風險,去做什麼。可嬸母請想,先帝統共就三位殿下,明惠大長公主乃是嫡女,且不說了。雲安遂安都是庶出,然而因為安靜恭順,一向頗受陛下照拂。就連下降的封號,還是陛下親自擬定的。”
“天下人都知道陛下的帝位來自先帝,所以不管陛下心裡怎麼想的,往後也會對三位殿下乃至於其骨血,進行照拂加恩。”
“侄兒前些日子聽說,陛下原本打算在雲安殿下才生產時,就為其女加封的,隻是被娘娘勸住了,打算等孩子滿周再說。娘娘此舉,原本也是為了侄兒跟遂安殿下考慮,想著多爭取經年的辰光,興許這份恩典,遂安長公主府也能有。”
“可現在,遂安不能生了,往後類似的榮耀,卻跟遂安長公主府有什麼關係呢?”
“長此以往,您說,陛下能不越發的偏袒雲安長公主府?”
江氏皺著眉,說道:“你莫要忘記,雲安固然能夠生兒育女,你們可是有娘娘撐腰的。”
有盛寵的貴妃幫你們敲邊鼓,是鄭素波一個小孩子能夠比得上的?
皇帝自己那麼多帝女,除了貴妃膝下的昭慶公主,你看他關心過二皇女三皇女麼?
謝無爭歎口氣,說道:“嬸母,侄兒當然知道,娘娘是向著咱們的。可侄兒鬥膽說一句:自來一個家族想要興旺,純靠女兒聯姻高門,終究根基虛浮,不可長久!歸根到底,還得自家人爭氣才是!娘娘盛寵在身,可以幫咱們說情一次、兩次、三次……乃至於多次。可就算娘娘盛寵,宮裡,不是隻有娘娘一個妃嬪,娘娘上頭還有皇後、太後、太皇太後在!娘娘每次幫咱們拉偏架,誰知道私下裡受了多少氣,花了多少心思,又做了多少謀劃妥協?”
“總不能一直這麼下去罷?”
“到時候就算娘娘不累,卻要侄兒這些堂堂男子,如何自處?”
“本來做兄弟的,就應該給姊妹做依靠。”
“如今卻反過來成了娘娘的拖累,那還不如就此掛印還鄉,還能叫娘娘鬆快些不是?”
這話說的江氏頗為動容,畢竟宮裡的敏貴妃是她親生骨肉,她何嘗不希望女兒過得輕鬆點,彆什麼都要自己扛不說,還得將家族的前途也記掛在心?
隻是感動完了,她又是鬱悶。
這為什麼不是她親兒子???
再想想自己那幾個恭敬孝順有餘但機變明顯不足的親兒子……
江氏心塞的歎口氣,說道:“罷了,你既然是真心實意心疼姊妹,那我還能說什麼呢?貴妃是我親生骨肉,也是你的嫡親堂妹,你願意上進好助她一臂之力,我總不好不讓你們兄妹倆相親相愛。”
她略作沉吟,道,“這麼說,你的不情之請,就是想將這份猜測,轉達與陛下?”
謝無爭搖頭道:“嬸母,遂安是什麼身份?這事兒就算是鄭氏做下來的,且不說以咱們家的底蘊,基本上不可能拿到憑據。哪怕借助陛下之力,陛下又怎麼可能承認?頂多私下裡處置了鄭氏,卻絕對不會公開,不然天下人豈不是要覺得陛下不夠英明神武,連鄭氏一介宦奴都能蒙蔽聖聽?”
這話聽的江氏暗暗點頭,雖然謝無爭剛剛說的話很好聽,但江氏是什麼人?
聽的時候再激動,轉個身的功夫也就疑心上來,懷疑謝無
爭是趁勢謀取雲風篁對他的更多的扶持了。
不過,跟雲風篁的思路一樣,江氏也覺得,不怕自家子弟野心勃勃,就怕他們能力不足,空有野心!
如果能夠自己說了算,誰不希望親生骨肉又或者同胞兄弟才是最出挑的?
可謝氏的門楣擺在那兒,江氏膝下的四個親生兒子,要說多麼的慘不忍睹其實也不至於,至少在謝氏崛起之前,他們都是江氏的牌麵之一,是被桑梓稱讚的賢德子弟。
就謝氏從前的地位,他們完全應付得過來,甚至遊刃有餘。
但這兩年靠著出了個深得上意的寵妃,門庭乍富,謝細石他們就不是很吃得消了。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就好像尋常秀才舉人出去講學,能夠出個舉人就是值得慶賀的了,要是教出個進士來,那簡直大喜過望,至於說狀元,說實話,想都不敢想。
但若是正兒八經的大儒開學,門下高中魁首不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謝細石他們就是尋常秀才舉人教出來的子弟,而競爭對手包括但不限於正兒八經的大儒弟子、勳貴之後、權宦子嗣……
這其實不是比得過比不過的問題了,雙方的成長栽培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上。
如今江氏聽著謝無爭這番話,就是唏噓,謝氏諸多子弟,怕是找不出第二個有這眼界的?
“那你待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