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的做法很快傳了出去,還小的幾個皇嗣也還罷了,皇後顧箴、清舒夫人跟宣昭儀卻不能淡定了。
皇後膝下有三皇子跟楚王,清舒夫人養著二皇子,宣昭儀膝下的二皇女,都是年歲仿佛差不多時候入學,秦王、昭慶以及三皇女都開始努力了,她們的孩子怎麼可以落後?!
清舒夫人跟宣昭儀壓力還輕點,因為二皇子身世特殊,崔氏雖然開始親自教導,卻也沒有特彆的逼迫,畢竟二皇子太出風頭的話可不是什麼好事,尤其皇長子還是雲風篁膝下。
至於宣昭儀,她倒沒想著讓二皇女讓著點秦王還有昭慶,隻是她本來對二皇女就不是特彆的上心,如今還有孕在身,就更加不是很顧得上了。故此隻是抱著彆叫人議論她懷了孕就不將二皇女放在心上的想法,打發了識字的陪嫁去督促二皇女進學:“其他做母後母妃的都在教,本宮總不能耽擱了孩子。隻是到底隻是女孩子家家的,學好了還能去考狀元怎麼著?她要是實在不樂意,也彆太拘著……免得往後怨恨本宮管束太嚴。”
壓力最大的還是皇後。
本來如果楚王沒什麼事兒她還好點,因為楚王沒生病前瞧著還是十分活潑機靈的。
之後就……好像隻長身子不長腦子了。
而後續的倆嫡子,十皇子跟十二皇子,現在都還抱在手裡。
這麼看的話,似乎短時間裡不需要考慮庶子與嫡子之間的較量。
但事情不是這樣的,皇後必須保持中宮的影響,否則秦王入學之後率先取得了外臣的好感,不定會產生什麼變故!
而現在,這個責任,責無旁貸的落在了三皇子身上。
“本宮未免太對不起這孩子了。”顧箴心事重重的跟左右歎息,“明知道這孩子不適合出風頭,可楚王那個樣子,除了讓他用心進學,竟然沒有其他法子!”
如果不考慮其他,單單為三皇子著想的話,這孩子不管愛不愛學習,天資如何,頂好都表現的平庸乏味,不要引起任何注意。
如此到了年紀,皇後給他爭取個封地去就藩,也就自在了。
但現在,中宮需要三皇子刻苦學習,以製衡秦王,至少不能讓絢晴宮的皇子,成為被外臣交口稱讚的獨美存在。
毫無疑問這是將三皇子架在火上烤。
本來他就不受淳嘉待見了,再跟敏貴妃撫養的皇子懟上,能有什麼好結果?
其他不說,就說等將來三皇子受封,敏貴妃的寵愛,足以一句話決定他是拿個比較富庶宜居的藩國,還是被打發到窮鄉僻壤的角落裡去。
而皇後基本上是攔不住雲風篁這麼做的。
因為拚帝寵,皇後根本不行。
甚至雲風篁心狠手辣點的話,不定三皇子根本活不到那個時候,就不明不白的沒了。
“娘娘,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右勸皇後,“絢晴宮的那位自來野心勃勃,不然,皇子還沒入學,陛下都沒說什麼呢,她就開始教導皇子了,這是幾個意思?不就是希望秦王能夠拔個頭籌,得到諸臣的稱讚?甚至連昭慶公主都被逼著一起入學,足見貴妃娘娘所圖甚大!這種情況下,若是三皇子隱忍著,咱們延福宮豈不是越發要舉步艱難?三皇子一切都賴娘娘,幫娘娘,等於幫他自己,三皇子素來懂事,就是知道這麼做的後果,也一定會選擇聽娘娘的話的。”
顧箴歎息道:“正因為這孩子太乖了,本宮越發覺得對不起他。”
她對除了硬塞過來的八皇子外的孩子都不錯,但要說偏愛還是偏愛三皇子。
一個是因為這是她頭一個撫養的孩子,第二個是淳嘉冷漠的態度讓她覺得三皇子十分可憐,第三就是三皇子的確乖。
又乖又懂事還長的可愛的小孩子,正常人誰不喜歡呢?
此刻不得不將他推出去做擋箭牌,顧箴心裡十萬分的不是滋味。
尤其是,三皇子被召到跟前,聽完了關於好好學習的叮囑後,隻靜靜應了一聲是,什麼疑問、反對都沒有。
安靜乖巧的讓人心疼。
皇後忍不住將他摟到懷裡
,溫言軟語的哄了一陣,問他有沒有什麼想要的?
三皇子猶豫了會兒,怯生生道:“孩兒想要母後一直好好兒的,一直……嗯……經常……嗯……經常抱抱孩兒。”
話沒說完就害羞的臉紅了,低著頭不敢看皇後。
皇後眼淚都快掉下來了,彆過臉去擦掉,強笑道:“那母後以後就經常抱抱你,就是等你長大些了,也不知道還肯不肯叫母後抱了呢?”
……他們這兒母慈子孝,絢晴宮裡卻已經滿地狼藉雞飛狗跳。
雲風篁做夢都沒想到,自己進宮以來最艱難的一關是卡在了孩子念書上頭。
想當初她初入宮闈就麵臨主位直白的為難跟栽贓,都沒有這麼無力過!
“五十個字,僅僅五十個字,你寫完了再去玩耍有什麼問題?!這是讓你描紅又不是讓你去死,有那麼難麼!!!”在孩子們跟前一向溫溫和和的敏貴妃麵容猙獰,將桌子拍的砰砰響,尖聲咆哮,“本宮在你這年紀,一百個字都描的,你堂堂皇子,有點兒上進心,行不行?!!!”
秦王戰戰兢兢,抹著眼淚:“母妃,兒臣知錯,兒臣馬上就去寫,您彆生氣了,兒臣一定聽話!”
這話要是頭一次說,雲風篁基本上就能冷靜下來了。
但是這會兒麼……
雲風篁不但沒冷靜,聲調瞬間拔高了一個調子:“你上午就是這麼講的!!!你昨天也是這麼說的!!!你前天也是!!!你再跟本宮打馬虎眼,信不信本宮吊你起來抽?!不爭氣的東西,真當本宮沒法子你了是不是!?!!”
秦王憋著嘴,忍了忍,沒忍住,“哇”的一聲嚎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