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立儲之議(2 / 2)

這後宮有毒 繁朵 6497 字 10個月前

歐陽燕然淡淡說道:“按照祖製,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但在為父看來,天子之位,並非是嫡子就有資格承擔的,陛下所言無差,到底要皇子撐得起東宮之位,如此為儲,方是國朝之幸!”

沒辦法,他當年是下過死勁保孝宗的,但孝宗手段實在不行,被紀氏打的落花流水,連左膀右臂都保不住,以至於歐陽燕然流放荒僻多年,連帶家族都受了許多委屈。

這也是歐陽家是老字號的名門望族,不然的話,從此敗落一蹶不振都不無可能……就算歐陽燕然如今還朝了,但子孫們的課業跟手段城府的栽培,都被耽擱了多年,這種遺憾跟損失,根本不是皇家加恩能夠彌補的。

所以歐陽燕然現在的想法就是既不立長也不立嫡,就立賢。

誰行誰上。

頓了頓又道,“貴妃心機深沉,隻怕如今已經在陛下跟前掩袖工饞了,給宮裡淑妃傳話,讓淑妃這兩日留意點兒,若是察覺到蛛絲馬跡,咱們還是給翼國公那邊提個醒的好。到底同朝為臣,他也沒什麼壞心,隻不過恰好同貴妃不和罷了。”

這就是典型的士大夫想法,雖然知道貴妃盛寵,但在歐陽燕然看來,貴妃可以合作,可以互相利用,卻也不過是靠著帝寵起家的,不值得真心實意的敬重。

反倒是跟他關係談不上好或者不好的翼國公雲釗,同殿為臣,都是簪纓世家出來的士人,屬於同一個層次,可以心平氣和的平等對話。

宮裡的雲風篁不知道歐陽燕然的小動作,她也的確正在給淳嘉進讒:“……妾身進宮多年,秦王跟昭慶都是妾身看著他們生母懷孕生產手把手帶大的,如今他們都進學了,妾身總算有了消息,本以為是上天垂憐,誰知道如今

尚未顯懷,臣子們就拿儲君的事兒逼陛下!這都是妾身的錯,妾身就不該心心念念要個跟陛下的親生骨肉!妾身……妾身就不該活著!!!”

她確定懷孕之後,絢晴宮上下固然將她當做了琉璃人兒一樣小心翼翼的嗬護著,淳嘉也是十分重視,三天兩頭親自詢問衣食住行的那種。

如今看到貴妃哭的梨花帶雨,又口口聲聲自己合該死了算了,總好過才有喜就被臣子們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告訴她,她的孩子不受歡迎的好,淳嘉不免很是憐惜,摟著她再三勸慰:“阿篁你何必多想?隻管專心安胎就是。你腹中是咱們倆的孩子,你期待著,朕也期待著,哪裡還有旁人說三道四的餘地?再者,朕也沒答應這事兒。”

雲風篁哽咽道:“妾身真不明白他們為什麼這樣看不得妾身?就因為陛下寵愛妾身嗎?可且不說妾身並未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就說陛下自來英明神武,難道是妾身可以左右的?”

“他們口口聲聲說陛下是明君,合著在他們眼裡,明君就是這樣不值得信任?!但凡有點兒風吹草動,就生怕您被妾身蠱惑了去!”

淳嘉本來就很不高興臣子提出來立太子,他當年登基之後開始做傀儡,親政這才幾年啊?還沒做傀儡的日子長呢,如今跟他說你該立太子了,哪怕紀氏跟攝政王先後都已經涼涼,皇帝還是不可避免的有一種危機感:要是立完太子,朕有個好歹,是不是就方便你們挾幼主登基,重複紀氏壓製皇權的歲月?!

而且他反對的理由也是真心實意的。

就算皇帝到現在想的還是立嫡子,可他嫡子三個呢,扣除已經出局的楚王,十皇子、十二皇子這對小兄弟,可能在顧家看來,十二皇子流著顧家的血,肯定是優先考慮的。但對於淳嘉來說,這倆都是他兒子,都是養在皇後跟前的嫡子,所以具體立誰的話,還是得看這倆孩子將來的表現。

偌大皇朝,可不是隨便什麼人,讓侍講學士調教一下,就夠資格坐上帝座的。

淳嘉辛辛苦苦才爭取出來的勝利果實,怎麼可能甘心毀在子孫手裡?

如果兩個嫡子全部不爭氣,那……

皇帝也肯定隻能考慮庶子承位了。

總之關於東宮之位,淳嘉的想法是,能夠立嫡子,就儘量立嫡子。

畢竟嫡子合乎從古至今的祖製,立嫡不容易出錯,不容易引起皇家內亂。

但嫡子跟庶子差距過於懸殊的話,當然還是社稷為重。

反正不管是嫡子還是庶子承位,皇後終歸會是太後,這也不算他食言了。

淳嘉既然覺得在這件事情上問心無愧,再被雲風篁一攛掇,就覺得如今逼著自己立儲的臣子的確其心可誅:你們不是時常說朕是明君嗎?

朕也覺得自己是明君!

所以你們憑什麼不信任朕???

想想看吧,這些臣子一壁兒說他是明君,一壁兒覺得皇帝隨時隨地會被貴妃左右大事,這讓淳嘉很難不懷疑,這些臣子都是虛情假意,不可信任!

皇帝沒兩天就找個借口,將提議立儲的臣子,以及其他幾個委婉表態附和的,給打發出帝京。

統統發配去了偏遠地方為官。

運氣不好這輩子都回不來的那種。

這舉動傳了出去,臣子們就明白皇帝是非常反感眼下議立太子了。

但私下裡,他們覺得,這事兒怕是跟貴妃脫不開乾係。

就覺得,果然雲風篁有著禍水之姿,不能繼續縱容下去,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