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孫聿的期盼(1 / 2)

這後宮有毒 繁朵 10202 字 10個月前

顧氏在皇帝的庇護下,有驚無險的過了關,而且領了徹查叛軍來曆的差使。

最倒黴的當然是禁軍統帥驃騎大將軍,鄭具被當場革職下獄,其子孫家眷,除了鄭鳳棽因為是雲安長公主的駙馬,得到額外的赦免,隻是軟禁在長公主府外,其他人,包括還在繈褓裡的嬰孩,統統一起被關押進了詔獄,一起等待六部與大理寺的議罪。

然後就是被叛軍假冒的高門貴子震懾,一路放行的地方官吏。

這些人命好的地方在於淳嘉有意無意說了句“情有可原”,吏部遂決定小懲大誡,不至於一棍子打死了不給機會。

追究之後,就是論功行賞。

太初宮上下因為護駕有功,都有著恩典。

還有部分接到消息後不畏生死,趕往皇宮試圖救駕的臣子及家丁……以及部分在抵禦叛軍進攻裡表現出色的禁軍士卒等等。

因著宮變帶來的震驚,以及皇帝親自上陣殺敵的悍勇且鎮定自若的善後,群臣對於淳嘉的敬畏更上層樓,整個過程都依著皇帝的意思而行,基本上沒提出過什麼反對的意見。

最終也就歐陽燕然跟雲釗一起站出來,大肆誇讚了一番淳嘉的勇武與寬宏,轉彎抹角的勸他下次不要這樣冒險了。

畢竟萬金之軀,稍微有個閃失,前朝後宮,少不得要大亂。

當皇帝的,有時候穩健一點沒什麼不好。

反正隻要淳嘉在,就算叛軍攻破宮城,乃至於拿下了帝京,又怎麼樣?

各地勤王的大軍趕到,他們守得住?

到時候淳嘉駕幸其他地方,等宮城帝京收複,還不是一樣做天子!

皇帝對於這番發自肺腑的後怕跟關心,不置可否,隻道:“兩位愛卿一片苦心,朕知道了。”

昨晚上他趕到宮門口時其實情況已經不太好了,最關鍵的是黑夜之中聽到大肆鼓噪,根本不知道叛軍有多少人,是什麼來曆,有什麼底牌。隻聽著他們呼號說韋紇大軍繞路已至,就在城外數十裡處,城中諸多大戶已然決定投敵,帝京絕對保不住,這會兒投降還能保全家人否則帝京淪陷之後合家都沒有好下場雲雲……因著國朝已經十幾二十年沒有過像樣的戰爭,而且最近一次戰爭是定北軍跟韋紇,禁軍長年拱衛帝京,看似鮮衣怒馬精悍非常,其實這一代的將士,基本上就沒見過血。

乍遇變故,慌亂之下,十成戰力發揮不出三四成,竟然被其實人數不算多的叛軍打的節節敗退!

也是淳嘉趕到及時,立刻駁斥叛軍胡扯,首先這些人如果真的人手足夠,毫無準備的禁軍怕不早就守不住宮門了!

其次韋紇大軍一早被定北軍與細琺王子打的丟盔棄甲元氣大傷,不得不遠遁而去,否則國朝如何分潤金礦?彆說他們不可能繞過一路上的重重關卡出現在帝京附近,就算能,那能有多少人?帝京大戶蠢的嗎?跟這種喪家之犬合作!

第三天子親自登臨城牆指揮,又聲稱已經調動城外禁軍主力趕來……

如此,禁軍士氣大振,方才一鼓作氣將叛軍殺退。

不然的話,還不知道什麼結果。

要隻在前朝肆虐也還罷了,一旦散入後宮,除卻被皇帝派人接去小蓬萊的貴妃,其他後妃也不要活了。

淳嘉雖然對貴妃之外的後妃不是非保全不可,但畢竟伺候自己多年,而且大部分主位背後都有著相當的家世,能不舍棄,當然還是不舍棄的好。

最主要的是,皇帝也需要向群臣證明自己的能力跟魄力。

他文治武功的名聲是在外,但並沒有什麼特彆亮眼的戰績,總不能將屠戮紀氏的事情拿出去說嘴罷?這次叛軍攻打宮城是變故,但也是淳嘉表現的機會。

危險來臨之際,一個隻會逃避的君王,跟一個迎難直上的君王,給予臣下的感覺、震懾,能一樣?

為此冒點險,淳嘉認為是值得的。

當然這些算計,君臣心裡有數,就不說出來了。

如此林林總總的事兒處置的差不多,看著辰光也不早,淳嘉也就讓眾臣散了。

臣子們三三兩兩的起身告退後,寬敞的殿中,卻還是跪了一個人。

皇朝司使,孫聿。

他倒是想走,但,不敢。

如果說禁軍以及沿途官吏的罪過主要在於瀆職的話。

那麼此番之事,皇城司的罪名更嚴重。

是無能。

叛軍打到宮門口了,天子親自上了前線指揮鼓舞,皇城司還在茫然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種天子耳目要了有何用???

剛剛群臣彙聚過來之前,皇帝就在大發雷霆,甚至說出:“朕就算在宮門外養幾條狗,叛軍靠近也會吠叫幾聲提醒朕,偌大皇城司,一問三不知!朕養你們這些人有何用!!!”

孫聿被罵的屏息凝神,一個字也不敢說。

鄭具還能說知罪,還能求皇帝開恩。

他?

他根本不敢開口!

就怕說了什麼之後皇帝更加盛怒,直接砍了他都有可能!

實際上孫聿自己

也很震怒,這麼大的事情,他事先一點風聲沒收到,說不是皇城司內部出了問題誰信?

他已經有懷疑的目標了,想也知道,跟已故的攝政王脫不開乾係。

問題是,他才是皇城司使!

皇城司上下都是他負責主持!

彆說攝政王已經沒了,就算攝政王還在,皇帝責問他他也沒什麼好說的。

就如同淳嘉對皇後的失望一樣,地位給你了,基本的權力也給你了,你自己坐不穩這個位子、擔當不起朕的期望,那還有什麼好說的?都是成年人,總不能還要朕手把手的一次次的給你善後罷?

那朕要你做什麼?

孫聿所以壓根不敢走。

他擔心自己前腳離開了,後腳皇帝的處置也下來了。

畢竟皇城司是天子親軍,獎懲都在天子一念之間,毋須群臣商討。

跪在這裡請罪,興許還能有一線生機。

要是走了,估計也就涼了。

“但望底下人能夠機靈些才是……”孫聿心頭七上八下的忐忑萬分,他昨晚上接到消息後就知道不好,自己要完,故此出門前叮囑過心腹,設法聯絡宮中貴妃,為自己求情。

這般時候,唯一一個有可能勸住淳嘉的,也隻有貴妃了。

而此刻,貴妃正在小蓬萊上,看著兩位皇太後登船。

船是扁舟,不是很大,除卻劃船的宮人外,頂多隻能再坐上五六人。

昨晚上過來也是差不多的船,那是因為倉促之下不便動用大船。

至於說這會兒也隻有小船……那當然是因為昨晚上不清楚宮變會到什麼地步,為了避免叛軍攻入後宮之後,知曉皇太後跟嫡皇子以及貴妃藏身小蓬萊後追上來,他們一行人抵達小蓬萊後,就有宮人將現存的畫舫船隻全部銷毀。

如今才過去幾個時辰,當然不可能修複。

雲風篁就請兩位皇太後與十皇子、十二皇子先走,自己帶著七皇子最後再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