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風篁不覺得德妃會拒絕這個要求,實際上魏橫煙也的確非常爽快的應下了,而且保證會儘快選出一個懂事乖巧的女孩子頂替歐陽長生。
一轉眼就是十五皇子的滿月宴,雖然低調的出乎前朝後宮意料的規格沒邀請什麼人,但淳嘉撥冗親自參加,還在滿月宴上當場冊封了十五皇子為晉王,仍舊側麵證明了貴妃的帝寵穩固。
以至於自覺對皇帝偏疼貴妃已經十分習慣的皇後,回到崇昌殿後都有些難過了:“貴妃膝下已經有位秦王了,如今又封了晉王……要不是陛下親口給過本宮許諾,本宮可真的要寢食難安了!”
畢竟按照一貫以來的默契,秦晉齊楚燕之類古時候就十分強大的國號,都是得寵皇子才能夠擁有的。
結果秦晉都在貴妃膝下,這叫誰做了中宮能夠心平氣和?
“陛下素來英明,對貴妃縱然寵愛也是有著分寸的。”左右心裡也十分打鼓,但還是說著安慰的話,“再說了,王號再怎麼講究,也不過是藩王罷了,又哪裡能夠跟東宮比?娘娘彆忘了,十二皇子至今被陛下養在跟前呢。”
“那也不過是他身子骨兒還弱,陛下不放心罷了。”顧箴歎道,“十二才多大啊……陛下總不可能就這麼一直將他養在偏殿,等他好了,多半還是要送回來的。”
說是這麼說,想到就算當初深得上意的秦王跟昭慶,也沒有說被皇帝養在偏殿這許多日子的。
那時候昭慶瘸了腿,皇帝至今提起來都很心疼的樣子,可也沒讓她住進太初宮不是?
可見淳嘉的確是個有分寸的,嫡子就是嫡子,庶出子嗣可以寵愛,卻決計不會亂了綱常。
顧箴這麼想著,才總算平靜下來。
但也就平靜了沒兩日。
因為邊疆來了急報:昭武伯已經將軍務委托副將,動身還朝了!
這消息讓朝野上下都鬆了口氣。
尤其是皇後跟顧氏。
雖然大家都覺得,顧芳樹不顧惜帝京上上下下以及皇後,叛逃他國的可能性不大,可這位主兒自從出征韋紇後,很多舉動都顯得不那麼乖巧聽話,再加上他原本是攝政王袍澤的身份,委實無法讓淳嘉放心。
一天沒得到他確切的回複,一天都不能排除他昏了頭的可能不是?
隻是跟這個消息差不多時候來的,還有一個消息,就讓人很糾結了:顧芳樹之所以拖了這麼久才動身,乃是因為他覷機屠了一個西麵的小國,據說俘獲了不少的牛羊珠寶以及婦孺。
這做法原本其實無可厚非,因為之前,他剛剛被訶勒偷襲大敗過,連隨軍分潤功勞的高門貴子都死了好一批,繼而給了叛軍假冒帝京貴子一路揚長而入、攻打宮門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顧芳樹想方設法將功贖罪,屬於正常操作。
但……
那是淳嘉沒召他回來之前。
詔命讓他還朝解釋定北軍士卒搖身一變成死士的事兒,這時候他立功……這是幾個意思?
往好處想是將功贖罪;往壞處想,就是想居功自傲,用這份功勞,裹挾眾意,免得皇帝輕鬆處置了他。
總之朝野稍微鬆了口氣,跟著就又繃緊了弦。
實在有點搞不清楚顧芳樹到底是怎麼想的……
甚至皇後這個顧芳樹的親生女兒,也很茫然。
她為此專門召見了自己的母親,旁敲側擊。
隻是昭武伯夫人愛莫能助:“我哪裡知道?你又不是不清楚,你祖父他們商議正事的時候,從來不讓咱們婦道人家摻合的。”
而且他們夫妻這兩年都是分居兩地,顧芳樹的想法,隻怕隨軍伺候他的姬妾,都比她這正妻了解幾分。
“不管怎麼說,他肯回來就好。”見女兒皺眉不語,昭武伯夫人歎口氣,勸她想開點,“他要是不回來,咱們才是萬劫不複……這麼說可能娘娘覺得我心狠,但在我的看法,我是寧可他回來的。”
顧氏沒有實質上背叛淳嘉的舉動,再加上後繼無人不太可能威脅到皇權,就算皇帝有著不滿,顧芳樹回來了,顧氏合族被處置的可能性並不高。
如果可以,昭武伯夫人當然希望全家都好好兒的,女兒順順利利的從皇後晉級皇太後……但實在不行的話,犧牲丈夫一個,換取自己跟兒女們的太平,她覺得也是劃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