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那女學卻找誰來教導呢?”陳兢答應著,又請示。
“女學的話……”雲風篁想了想,心頭一動,說道,“寒門微戶的女子,往往字都不認識,又談什麼規矩禮儀呢?若說教導皇女們,必然還是要從高門大戶裡去尋覓那些賢良淑德的閨閣中人才是。這樣,你將帝京上下高門之中的婦人與才女,都記錄下來,容本宮好好想想。”
她這裡交代事情,琢磨著要不要從後院入手暗中擴張羽翼時,前朝淳嘉正有些尷尬的同鄧澄齋提起其婚事。
鄧澄齋起初還受寵若驚,覺得天子果然還是很重視自己的。
但聽說皇帝想給他推薦謝猛做妻子時,就……
倒不是說不喜歡謝猛,畢竟他至今還沒見過人呢,哪裡有什麼喜歡不喜歡的。
關鍵是,他隻是尋思著要提高對貴妃的重視程度,壓根沒想過跟貴妃做親啊!
原因很簡單,因為十五皇子。
鄧澄齋也是懷疑雲風篁會覬覦儲君之位的人之一,應該說,滿朝文武沒有不這麼懷疑的……
他隻是察覺到皇帝對這位貴妃的用心比外界以為的還要深刻,故此有些想沾光的打算,卻從來不打算站隊貴妃好不好?!
“陛下,謝小姐既然是貴妃娘娘的嫡親侄女兒,還是在宮裡長大的,想必性情為人都是極好的。”鄧澄齋此刻就委婉推辭道,“隻是……恕臣鬥膽,臣少年時候為陛下伴讀,論著輩分,是不是與謝小姐……有著差距?”
淳嘉心裡也是這麼想的,雖然說天家婚娶亂了輩分是常事,但如鄧澄齋所言,他跟鄧澄齋年歲仿佛,算是一起
成長過來的,那謝猛卻是在貴妃入宮之後次年才因為貴妃子嗣緣分的問題被送進宮闈,養在貴妃膝下。
皇帝看謝猛,也是看晚輩的態度。
現在將他們湊作一對,怎麼想怎麼覺得輩分有問題。
要知道,謝猛的親姑姑雲風篁,比淳嘉還小了快十歲的……
但沒辦法,他都答應了貴妃了,擺平鄧澄齋再艱難,也沒有擺平貴妃難是吧?
此刻就含糊道:“雖然如此,但你與貴妃這侄女兒並非親眷,輩分什麼的,也沒什麼好提的。就算年紀差距大了點,但古往今來,老夫少妻的事兒多了去了。再說愛卿風華正茂,也算不得老。貴妃說了,她看中你品行端方,是個君子,就算年紀長了些,但也不是什麼大事。正好她那侄女兒有些天真爛漫,很是需要一位穩重的丈夫教導。”
鄧澄齋沉默了一下,自動將“天真爛漫”、“需要穩重的丈夫”理解成性格嬌縱任性,沒兩把刷子根本鎮不住,忍不住想歎氣:他這是自己找事兒麼?
本來忽然生出婚娶的念頭,就是為了有個妻子方便日後出入宮闈,從中轉圜。
結果現在好了,直接被貴妃給惦記上,將宮廷長大的侄女給塞過來!
如今往後隻要貴妃在位,他這小妻子出入宮闈一點問題都沒有,而且考慮雲風篁的為人跟手腕,這侄女就算不如姑姑,大體上也不會太差勁。
總體來說,其實還是比較符合鄧澄齋的要求的:出身不算太高,背後沒有高門大戶廟堂巨擘的牽掣,不至於讓皇帝忌憚跟厭煩,但本身才貌雙全,能夠為他撐起後宅,且斡旋貴婦宮廷之間……尋常人家真的栽培不出這樣的女孩子。
要是貴妃無子,或者不起那些不該起的念頭。
鄧澄齋絕對不會拒絕這門親事。
但現在……
他猶豫再三,還是硬著頭皮道:“陛下,臣……私下裡脾性不算好,卻怕衝撞了謝小姐?”
“……這也沒有什麼。”淳嘉看出他的抗拒,君臣畢竟相處多年,他也有點內疚,倒沒生氣,隻是堅持勸道,“朕看那女孩子,性-子,嗯,比貴妃卻是要溫馴許多的。就算年紀小,想必也能包容你?”
皇帝心道,實在不行,反正謝猛又不是立刻出閣,還要繼續養兩年的。
趁這功夫讓貴妃往溫馴懂事教導就成。
這也不算自己糊弄近臣了。
“可這未免太過委屈謝小姐了。”鄧澄齋看天子這意思,是非將人塞給自己不可了,就很無奈,委婉提醒道,“而且臣前番拒絕顧氏那邊推薦的一位小姐時,曾言不喜嬌養之女,這……聽聞陛下與貴妃娘娘,對養在絢晴宮的三位謝小姐,素來寵愛。但陛下知道的,臣家中遭逢變故之後,雖然僥幸長成,卻頗為凋敝。臣妻進門後,必然要擔當起諸般事物。這……嬌養大的女子,恐怕力有不逮?”
您還想不想立嫡子了啊!
這眼接骨上,昭武伯奉詔歸來卻還沒抵達,您將貴妃親侄女許給臣,萬一被認為給予十五皇子競爭儲君之位的信號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