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風篁讓眾人散了,忽然歎口氣,覺得好沒意思。
她側首看向不遠處的妝台,水晶鏡裡明明白白的照出一張姣美豔麗的麵龐。
十五歲進宮,算著年紀如今也有二十一了。
六年下來雲風篁眉眼基本都已經長開,曾經的一團稚氣與天真,都已經在過往的狂風驟雨裡消磨殆儘。
雖然這個年紀也還是年輕,尚且算不上老,但……
她忽然感到一陣疲憊。
是想起來當年自己初入宮闈時給袁楝娘請安,當時的袁楝娘,比她現在也就大兩歲而已。
那時候還是悅妃的皇帝青梅就很不喜歡她,除卻貞熙淑妃的緣故,歸根到底也是覺得她太過年輕美貌,擔心淳嘉被搶走罷?
而雲風篁也的確從袁楝娘手裡奪走了淳嘉的寵愛。
一直占據至今。
她不覺得如今前朝那十個新人裡有誰能夠效仿當年的自己。
但是淳嘉今年聖壽幾何?
他比她年長了八歲,今年二十有九。
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甚至之後的好些年裡,他都會被認為是年富力強。
除非他步上他嗣父生父的短命,不然的話……遲早有一天,在她麵前跪下請安的新人,會是謝猛的年紀、昭慶的年紀、乃至於更為年少。
到那時候,她再怎麼駐顏有術,十幾歲女孩子特有的那種青春年少、朝氣蓬勃,又如何維持得住?
退一萬步來講,即使也能維持得住……
淳嘉,不會看膩味麼?
二十一歲的雲風篁麵對野心勃勃的新人,還能輕描淡寫的應對,三十一呢?四十一呢?甚至五十一六十一?
到那時候,如果淳嘉尚在,她還能保得住如今的地位?
不要說長年累月相伴的情分,這都沒什麼用的。
袁楝娘跟淳嘉的青梅竹馬還不夠朝夕相處的?然後呢?
也不要提一起走過風風雨雨的資本,誰能比袁太後陪皇帝走過的路程更久更多?
如今呢?
淳嘉為君的資質毫無疑問是極佳的,他不像孝宗從小有神宗言傳身教,但從駕馭臣子掌握權力的手段來看,足以甩孝宗十八條街。
這對於天下百姓、對於公襄氏來說興許是極好的。
但……
對於他的身邊人來說,卻未必是什麼好事。
畢竟在淳嘉的考慮當中,大局總是最重要的。
泱泱盛世、青史留名,才是他的追求。
母後後妃子嗣統統都要靠後。
雲風篁一時間有點兒迷惘,她甚至還不能詛咒淳嘉早點死,因為十五皇子還沒滿周。她需要淳嘉繼續為母子倆遮風擋雨,哪怕在十五皇子就藩前,坐上了儲君之位。雲風篁也還希望淳嘉再多活幾年,因為她雖然覺得自己跟淳嘉的孩子資質不太可能有問題,但也心裡清楚:不可能所有的好事都輪到自己。
萬一十五皇子長起來之後,天賦差一點,能力欠缺些,淳嘉撒手而去,天知道會便宜了誰?
反正就目前的雲風篁是沒能力垂簾聽政、鎮住滿朝文武的。
就是淳嘉自己,十五登基,也是韜光養晦八年才發作。
最好就是等十五皇子能夠將政務大致上手了,淳嘉也該去了,留他們母子下來為所欲為……嗯,隻有她一個人為所欲為,至於十五皇子,為了她這個親娘的舒坦,還是老老實實坐穩帝位比較好。
除卻少數天賦異稟的天子外,絕大部分人主能夠獨當一麵,怎麼也要淳嘉如今這個年紀。
甚至這都是往資質不俗裡估了。
也就是說,她還得籠
絡著淳嘉差不多三十年!
三十年啊……
所以那個問題就來了,三十一歲的時候,她要如何對付來勢洶洶的新人?四十一歲的時候,她要如何對付年紀比自己子嗣還小的新人?五十一歲的時候,若是秦王子嗣緣分沒問題,新人應該跟她孫女兒差不多大了。
這真的是……
怎麼想怎麼絕望。
這晚貴妃一晚上沒睡,次日起來容色就有些憔悴,底下人看到,想問,又不敢吭聲,最終隻是清人小聲提議:“娘娘要不要試試這個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