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適合人選(2 / 2)

這後宮有毒 繁朵 6272 字 10個月前

淳嘉看著她自信的模樣兒,笑了笑,心說這可真是個小孩子。

宮變過去到現在才幾天?

竟然就忘記了自己跟貴妃都將她還有秦王拋下的一幕了嗎?

不過心頭倒是軟了軟,昭慶越是這樣篤定他跟貴妃對她的寵愛,可見是真的將他們當做了至親父母,毫無罅隙。

這是他過往多年裡都沒有過的理所當然與信任。

站在現在的地位跟年紀,皇帝要說多羨慕那當然是騙人的,畢竟世間親緣比比皆是,古往今來,能夠位列九五至尊的天子才多少?他對自己目前的處境非常的滿意,自然不會矯情的顧影自憐。

但人心總是貪婪的,淳嘉平生沒有享受過父親的庇護,跟生母養母之間也是一言難儘,他自己的記憶裡,是壓根沒有過如昭慶這樣理直氣壯的不講理的。

此刻看著女兒同自己撒嬌耍賴,難得浮起一片柔情,就有些不忍回絕,沉吟片刻,道:“你不是說要孝順你母妃麼?你母妃都說了讓你彆多事,你做什麼還要繼續?而且你母妃都這麼說了,為何還要教你說辭?”

昭慶嘟嘴道:“兒臣還小呢,以後長大了,當然要好好孝順母妃。如今可不是母妃疼兒臣?事事依著兒臣?”

她說話之際羽睫撲閃,充滿期待的看著皇帝,“父皇也疼兒臣對不對?”

“你說的啊,你長大了要好好孝順母妃,再不胡鬨的。”淳嘉笑了笑,逗道,“那朕如今長大了,是不是也應該孝順你袁皇祖母?”

見昭慶被噎住,皇帝大笑起來,到底沒管女兒七歲的限製,一把將人抱起來,掂了掂量,笑道,“罷了,你這小祖宗可彆又哭鬨起來,回頭叫你母妃看到你眼睛腫著,疑心朕苛責了你。這樣,咱們父女且去尋你母妃對質,若是你母妃能說服朕,朕就依了你,如何?”

昭慶聞言立馬痛哭起來,說道:“才不要!兒臣答應母妃這事兒會自己解決的,父皇,您放兒臣下來,兒臣一定可以想到辦法的!”

你想什麼辦法?

怎麼繼續糊弄朕嗎?

淳嘉哼了一聲,見她掙紮,到底將她放了下來,卻不肯同個孩子蘑菇了,隻堅持讓人預備帝輦,帶了公主直奔後宮,尋雲風篁理論。

雲風篁對於昭慶失手不是很

在意,她教導昭慶的時候就想過,這孩子雖然聰慧,但因為她教導上的刻意,其實如今還沒多少心眼……沒辦法,如果一個孩子打小兒金尊玉貴,想要什麼有什麼,四周都是圍著哄著捧著的,就算有什麼錦繡心腸,完全派不上用場也是珠圍翠繞的過日子,誰會沒事找事的琢磨勾心鬥角去?

故此昭慶被淳嘉覷出痕跡來很正常。

淳嘉又還沒老邁昏庸,這會兒就能被七歲的公主哄住了,那得糊塗到什麼地步?

麵對淳嘉的質問,雲風篁淡定的很:“本來新人們就是委屈,安妃的舉動,就算咱們不管,誰能說她個對字?妾身原不想多事的,可昭慶是妾身的心肝兒,她難得來說個事情,妾身怎麼可能不幫她?陛下要說這就是算計您,這也太過了吧?公主也是您的骨血,難得她小小年紀心存善念,咱們做父母的,豈能不搭把手?不然公主還以為,如安妃那樣行事是對的呢!怎麼?陛下竟然喜歡安妃那樣的公主麼?”

淳嘉一聽這話就知道貴妃打算胡攪蠻纏了,他歎口氣,三言兩語哄了昭慶出去玩耍,又叫左右都退下,才同貴妃講:“你憐惜新人的想法朕能明白,新人比謝猛她們大不幾歲,也難怪你瞧著不忍心。但你也曉得,袁母後那邊,朕總要給交代的。早先諸多事情上,已經很是掃過幾回母後的麵子。若是為了區區幾個寒門出身的新人,都要叫母後生氣。那你說,母後養朕一場,豈不是白費心思了?”

雲風篁臉色不太好看。

倒不是為了皇帝這話中的回絕之意,而是為了那句“新人比謝猛她們大不了幾歲”,雖然她之前教昭慶時也是這麼說的,但,有些話,自己可以說,彆人不能提!

這會兒就忍不住懷疑淳嘉這麼講什麼意思啊?

覺得本宮老了嗎?!

新人比謝猛她們大不了幾歲……四舍五入,本宮同新人已經是差著輩分的年紀了???

她側過頭來看皇帝,很有抓起手邊玉如意砸他腦袋、讓他清醒清醒的衝動,深呼吸數次才忍住,皮笑肉不笑道:“陛下,妾身這麼做,其實也是為了慈母皇太後考慮!”

淳嘉挑眉,一臉不信任的看著她。

雲風篁正色道:“陛下可知,當初十五出花時,妾身急病亂投醫,曾命駙馬他們廣施柴米,救助孤苦……爾後,十五果然有驚無險。後來秦王也染上了,妾身也是這麼做的。說實話,妾身早先是不怎麼相信這些的,然而此番秦王跟十五都太太平平的過來,妾身卻也忍不住尋思著,冥冥之中是否有著天意了。既然如此,安妃自己作孽也還罷了,左右報複在她身上,也是應該的。可是若因此拖累了慈母皇太後,那可怎麼好?”

“……她做的事情,關袁母後有什麼關係?”皇帝不太相信貴妃這話,他覺得貴妃就是在找借口。

“安妃若不是依仗慈母皇太後,安能胡鬨至今?”雲風篁說道,“再者陛下請想,安妃這般折騰,於袁氏的名聲、於慈母皇太後有什麼好處?傳了出去不知道的還以為陛下故意放任她敗壞家聲呢!”

淳嘉聞言微微凝眉,片刻後,歎道:“朕也不喜安妃這些舉動,但朕實在不忍出麵……不然傳到袁母後耳中,隻怕袁母後必然十分難過的。”

雲風篁緩聲說道:“妾身怎麼敢讓陛下這樣操心?索性當初陛下寬宏大量,未曾對袁氏趕儘殺絕。既然如此,慈母皇太後遠在扶陽郡,這偌大帝京,也不是沒有適合勸說安妃懸崖勒馬的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