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忍住怒火,一把將十皇子拉起來,低喝道:“你在說些什麼亂七八糟的?!”
不等十皇子開口,就將其推到旁邊近侍的懷中,寒聲道,“送他下去!”
“不要!母後,求母後了!”十皇子見狀大急,使勁兒掙紮,但他這麼點年紀,近侍輕描淡寫就按住了,還低聲勸他:“殿下彆這樣,您才落地就是皇後娘娘養著的,怎麼能聽外頭人的胡言亂語,卻不聽皇後娘娘的話?”
然而十皇子不肯,哭天喊地的求皇後饒了平氏。
他越是這樣,皇後越是心寒。
如近侍所言,這孩子才落地就養在她跟前,像十二皇子因著溺水等緣故,還在太初宮偏殿養了大半年,可就算如此,回來後宮之後,也是很快就恢複了跟皇後的親近。十皇子從小到大,幾乎沒有片刻離開過皇後跟前,這會兒突兀知道了平氏才是他生母,已經讓皇後驚怒交加了。
而且他還這樣下死勁的維護平氏,這很難不讓皇後懷疑,其實十皇子知道生母已經有段時間,而且還有人私下裡不住教唆他懷念平纖宜。
不然的話,就十皇子的年紀,懵懵懂懂的,合該是誰對他好就跟誰親才是。
顧箴自認為對這孩子真正視若己出,從來沒有絲毫的懈怠。也許她能力不足,也許她考慮不周,但在她能夠想到的地方,能夠做到的範疇,她真的是儘力對孩子掏心掏肺了!
結果這會兒十皇子卻這樣堅決的維護平纖宜,這叫皇後怎麼想?
再結合袁太後曲太後的例子,顧箴心裡滿是悲哀,忍不住側頭同另一名近侍低聲說道:“古話說狗肉安不到羊身上,約莫就是如此罷。本宮一手養大這孩子,平氏一年到頭也不過宴飲上與他偶爾照麵,私下裡都沒說過話的,他心裡惦記著的到底還是平氏!”
“娘娘,十皇子殿下年紀小,興許是被誰私下裡蠱惑了。”近侍心裡也是沉甸甸的,要是尋常皇嗣不跟皇後親近,那是皇嗣自己的損失。
可十皇子,這是有望入主東宮的主兒。
他心裡不向著皇後的話,對皇後,對皇後近侍,對顧氏,可都不是什麼好事啊!
所以隻能硬著頭皮勸皇後想開點,“回頭娘娘慢慢兒教著,您對十皇子殿下有多好,有目共睹,殿下長大點了自然會懂得。”
但本來皇後對於平纖宜的處置就有點兒左右為難,如今十皇子跑過來一攪和,這就更難了。
一時間顧箴恨不得當場稱病,推了這燙手的差事才好。
結果她才想著呢,就聽說貴妃因為這件事情情緒激動又不太好了,以至於皇帝都放下政務親自趕過去看望,而她膝下諸皇嗣紛紛到場儘孝不說,連德妃都帶著三皇女趕了過去。
這兩年宮務一向都是皇後、貴妃、前淑妃歐陽福履以及德妃一起處置的,歐陽福履去後,崔憐夜雖然補了淑妃之位,卻未能染指宮權。德妃什麼都跟著貴妃走,眼下既然連女兒都捎上了,顯然要將同貴妃“情同嫡親姐妹”的人設進行到底。
現在皇後想推都沒地方推去,悲憤之餘,就覺得自己在宮闈裡一直鬥不過貴妃也是有著緣故的,除卻雲風篁深得上意,她這個中宮竟然除了平氏之外,沒什麼頂用的心腹!
皇後這兒心潮起伏,雲風篁那邊心裡也有些詫異,她的確安排了人給十皇子十二皇子透露生母的消息,好讓
他們同皇後生出罅隙,但……這也才是這兩天的事情,十皇子至於對平氏有了這樣深厚的感情?逆著皇後也要護住平氏?
這孩子才多大啊他懂這許多嗎……
“三皇子還真是辛苦。”思索了一番,她暗自一哂,心道,“往後皇後若是知道真相,也不知道會是什麼臉色?”
在她看來,唯一能夠做到不動聲色離間十皇子跟皇後感情的,也隻有三皇子那邊的人了。
當然還有個可能,就是袁太後。
但如今的延福宮,那可是皇帝親自把過關的,袁太後的人手,想必已經被清理的七七八八。就是雲風篁安排在裡麵的眼線,好些也被找借口趕走了。
想在中宮搞事情,卻沒有從前那麼容易。
“明兒個你代本宮去皇後跟前慰問一番。”她轉頭吩咐陳兢,“就說皇後娘娘的心痛本宮最能體會,當初秦王跟昭慶來問時,本宮也是難過得緊。好在兩個孩子到底是本宮一手帶大的,最終還是跟本宮親的。讓皇後娘娘不要多想,十皇子應該是年紀還小,不懂得皇後娘娘對他的好。長大些之後懂事了,就會明白,他能夠有皇後做母後,是多幸運的事兒。”
這番話當然不是為了真心實意的安慰皇後,而是專門去給顧箴添堵的。
一來都是養著非親生的孩子,都被孩子質疑過是否生母,但十皇子旗幟鮮明的維護犯了錯的生母,雲風篁這兒呢,悄沒聲息的,而且至今孩子們還是護著她;二來話裡話外的意思,十皇子如今年紀小不知道身為嫡子的重要性,長大點懂事了,說不得權衡利弊之下,他……就會裝了。
如此皇後心裡始終被擱了一根刺。
就是將來若是十皇子跟她不親,她固然心下難受;若是跟她親,她難免也要懷疑,是不是孩子曉得利害了,故意哄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