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連忙應下,又勸皇後:“娘娘對三皇子殿下已經是仁至義儘,若是殿下不聽勸,娘娘要不就給殿下告個病,暫且留在跟前算了,如此也能讓楚王殿下有個伴。”
“雖然皇子封王不需要課業多好,但秉兒天賦好,壓著不許他越過了兄弟們,本宮已經覺得對不起他了。”顧箴歎口氣,說道,“若是還召借口拘他在延福宮,終日同不懂事的楚王作伴,這該多委屈?而且按照規矩,公主倒是可以在後宮住到下降,皇子卻是十歲就要移去前頭的。本來秉兒不得陛下喜愛,在兄弟中間就一直受欺負。如今不讓他進學去,再失了同窗情誼,等往後一起去了前頭住,他跟兄弟們豈不是越發的格格不入?如此到時候封王就藩,有什麼事兒,想求一求朝廷,連個遞話的都沒有……這可怎麼辦呢?”
要不是這麼考慮,她早就想讓三皇子彆去念書了!
自己又不是教不了這孩子,反正皇子也不需要考狀元。
半晌後,就有內侍來稟告,說是三皇子回到自己屋子裡偷偷哭了許久,還發脾氣摔了些東西。
但興許是皇子性-子柔軟,也許是他怕鬨出動靜叫皇後知道,總之摔的都是些隱囊、被褥之類好收拾、不會壞的。而且事後還自己拾掇了下,等冷靜下來了,
才若無其事的出門。
這讓皇後越發的憐惜,歎道:“可憐的孩子,怎麼就投生了紀氏的腹中?若是……”
本來想說若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就好了,但想到自己不能生,又歎口氣,改口道,“若是投生了宮嬪腹中,也斷然不至於此。”
如今最得皇帝喜愛的秦王跟昭慶,生母哪個高貴了?
就是伊氏位列九嬪,還不是雲風篁抬舉?不然又算什麼?如皇後之類的高位,翻手之間就能打落塵埃。
……因著延福宮被皇城司梳理過,這番風波經過數日,才輾轉傳到雲風篁跟前。
她知道後微微皺眉,召了清人問:“你們去陛下跟前嚼舌根了?”
清人連忙跪下來請罪,說這都是自己的主意,求她不要遷怒其他人,末了就開始抹眼淚:“若是往常,婢子斷然不敢如此擅自做主的!可是娘娘這兩年實在太遭罪了!婢子至今想起來您那日吐血都覺得心驚……晉王殿下還這麼小,家裡的仇怨,若隻指望駙馬他們,何年何月才有指望報複?所以娘娘斷然不可出事!婢子實在不敢叫娘娘這樣勞碌操心啊!”
雲風篁本來是打算從重處置的,因為她最恨的就是手底下人不聽話,打著為她考慮的旗號亂來。
但聞言卻沉默了。
半晌後,她緩聲說道:“這一次就算了,再有下次,本宮也不處置你,隻管送了你回去桑梓,好好兒給謝氏守墓去罷!”
見清人戰栗著應了,才放緩了語調,“皇後那邊跟三皇子坦白了,據說三皇子似乎還有些怨懟本宮這邊……”
清人忍不住道:“這必然是皇後故意的!三皇子是她一手養大,才這麼點兒年紀,恨誰愛誰,還不是她一念之間的事情?!”
這話自然是以雲風篁撫養秦王他們來推測皇後,覺得皇後養著三皇子肯定也是有所圖謀,孩子沒長大的時候,喜怒哀樂還不是有的是辦法操縱?
雲風篁倒是曉得皇後心慈手軟又沒什麼遠見,對膝下幾個孩子,多少有點兒真心實意當親生骨肉的心情。
要是皇後知道三皇子身邊不乾淨,興許還會想著借刀殺人。
但她應該不曉得的,那麼大概率不會這樣引導三皇子,甚至還會阻攔三皇子跟自己懟上。
這些她也懶得跟清人講,隻說道:“三皇子年紀小呢,他才多大啊,皇後能夠引導他,咱們為什麼不可以?他如今不是知道自己的母妃了嗎?那他就不想知道,誰才是逼死他母妃的人?須知道他母妃去之前、去之後,本宮可沒從他們母子身上,撈到任何好處!倒是皇後,那會兒還是妃子,年紀既長,還不得寵。若是繼續下去,下場堪憂!再者,元後是二皇子三皇子的嫡親姨母,元後去後,就是現在的皇後接了繼後之位……如此看來,誰最可能針對紀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