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風篁:本宮都差點以為是(1 / 2)

這後宮有毒 繁朵 5647 字 10個月前

扶陽郡地僻,等閒之事都不被朝廷所注意。

但兩位皇太後歸來,上上下下自然都不敢怠慢。

故此此郡奏報,這兩年都被列為呈遞優先。

隻是這一趟來的奏章,除了一封例行請安的折子外,卻還有一封拿火漆封的嚴嚴實實的密報,指定隻能由天子親自過目。

負責傳達的官員見是扶陽王親筆,沒敢怠慢,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了禦前。

淳嘉聽說之後也是凜然,畢竟這一代的扶陽王上任數年以來一向懂事,錯非十萬火急決計不會這樣做,他也是猜到必然同兩位太後有關係了,隻不過拆開一看差點氣得當場吐血:本代扶陽王公襄若宧在密報之中戰戰兢兢的講述了事情經過,乃是……兩位太後為了一名外男爭風吃醋,慈母皇太後幾欲對聖母皇太後下毒手!

最讓人頭疼的是,扶陽郡上下現在基本上都信了這番鬼話!

沒辦法,慈母皇太後論出身論氣度論眼界論手段論位份,都能甩聖母皇太後幾條街,但若是單純論容色,她真的不如曲氏。

再加上兩位太後娘娘就算身份尊貴,如今到底上了些年紀,哪怕靠著養尊處優姿色尚存,終究不能跟從前比。那麼她們若是同時看中一個男子,該男子……怎麼可能不傾向於更美貌的曲太後?

這不,袁太後情場失意,惱羞成怒,舍不得針對情郎,可不是要針對曲太後了?

再結合兩位太後原本好好兒的在帝京宮城裡頤養天年,卻忽然回去扶陽郡的舉動……扶陽郡坊間於是得出了一個結論:當今天子孝順非常,兩位太後既然能夠在帝京一住小十年,顯然也不存在所謂的不服水土以及思念故鄉。

要真思念故鄉的話,早幾年紀氏當家的時候都沒回來,如今總算熬出頭了反而要走,哪裡有這樣的道理?

就算是拿淳嘉說嘴,道是從前是怕皇帝年輕被欺負了去,現在皇帝獨當一麵了,做長輩的也就功成身退……倒也勉強說得過去。

可這又有人站出來指點迷津了,說這樣全心全意為著晚輩考慮的長輩,天底下也不是沒有。但是呢,如果當真是這樣體貼寬厚的長輩,兩位皇太後之間,何至於勾心鬥角?

是的,當初袁太後裹挾曲太後回去了扶陽郡,就開始了對曲太後的炮製。

而曲太後雖然礙著出身位份以及淳嘉的偏心處處落在下風,但畢竟是拿過老太妃遺澤的人,反抗無果,還不能將事情傳揚出去,給袁太後添堵嗎?

當然袁太後知道這個,卻也無所謂。

畢竟扶陽郡到底不如在帝京來的顯眼,皇帝默許之下,一郡之人,就算人人都知道她故意刁難這曲氏,又如何?

她是扶陽先王的正妻,曲氏哪怕做了太後也隻是個姬妾晉升上來的。

親兒子還不站她,她還想怎麼樣?少不得一輩子俯伏在袁太後跟前聽憑處置!

所以就有人拿這一點反駁兩位太後乃是為了淳嘉考慮才回去桑梓:“就慈母皇太後對聖母皇太後的刁難,可見也是個心思多的。既然如此,又怎麼甘心偌大年紀,千裡跋涉回來扶陽郡,而不是留在帝京宮城裡,調教那些娘娘們?”

這麼一來,兩位太後的矛盾乃是爭風吃醋倒是更可信了。

因為大家懷疑,袁太後曲太後就是為了更方便的跟情郎私通,才從帝京千裡迢迢回去扶陽郡……

畢竟,帝京宮城之中,外人出入不便,當今天子又是個精明厲害的,年紀也不小了,她們想跟情郎時常來往,到處都是妨礙,還不如回來這扶陽郡,什麼都是她們說了算,可不是想怎麼團聚,就怎麼團聚,甚至堂堂太後,都因為爭風吃醋,反目成仇?

彆說淳嘉聽著,幾欲吐血,連隨後得知消息的雲風篁,都有點兒默然。

是,她是給曲太後支招,將袁太後的磋磨,朝男女私情上扯,因為淳嘉偏心養母,明知道生母受了委屈也不打算乾涉,這種情況下,外人縱然知情,頂多私下裡同情一下曲太後,是不可能說插手、真的插手也很難有結果的。

隻有將朝野上下都喜聞樂見且無法解釋清楚的段子扯上她們之間的恩怨,皇帝為了皇家聲譽也不可能放任不管。

而且淳嘉肯定是沒空經常去給兩個已經不在身邊的母後操心的,以雲風篁對淳嘉的了解,他大概率會另外起一座行宮,將兩位太後娘娘分開來安排,並且找理由讓她們以後都彆見麵了。

雲風篁尋思著曲太後也不是什麼善茬,要不是出身太寒微,又跟淳嘉感情不夠深厚,袁太後想彈壓她可沒這麼容易。

所以也不需要給這位聖母皇太後爭取太好的條件,不然誰知道日後曲太後一直跟她是盟友?

結果曲太後自行一番發揮下來,這要不是這事兒是雲風篁出的主意,而且兩位太後做什麼會離開帝京的內情她一清二楚,她都要相信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