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根到底也不過是一個妃子罷了。”侍者們都勸,“娘娘乃是中宮之主,卻何必同她一般見識?陛下應該也就是不忍見她晚年落魄,再沒有旁的意思。”
如此一場風波倒是悄沒聲息的消弭了,隻是這畢竟隻在後宮,於前朝,許多人都揣測天子關於儲君之位的考量,是否有著改變?
不然,何至於這樣提攜謝氏?
尤其是眾多宗親,好些女兒孫女眾多的,都指望趁這機會賺一筆的,結果竟然便宜了一個荒僻之地父母雙亡靠著姑姑上位的小女孩子!
心頭滋味可想而知!
他們倒是想找淳嘉抗-議,問題是想想這位主兒當年在紀氏手底下掙紮的時候,宗親也沒有幫他什麼,這會兒開口,就這位動輒屠戮外戚的手段來看,隻怕不是好相與的。
思來想去,就攛掇著東興大長公主出麵,試探皇帝的態度。
淳嘉輕描淡寫的將人給打發了:“朕不是說過?公襄氏血脈何等珍貴,怎可婚配
番邦異族?”
這話噎得宗親都不知道說什麼好,這種話,場麵上不能說是錯的。
關鍵是,再珍貴的血脈多了也就那麼回事啊!
他們到底不甘心,最終倒是想起來有人隻怕是皇帝也不好輕易拒絕的。
而且這次他們也成功了,硬生生塞了兩個人進韋紇王帳:周王的兩個外孫女。
沒辦法,誰叫當初慈母皇太後跟聖母皇太後鬥氣,連累死了公襄若宧呢?
雖然淳嘉已經在儘力為兩位母後彌補了,可林王妃就這麼一個親兒子,皇帝自覺理虧,此番周王那邊上表請求讓自己兩個混得不太好的女婿的孩子陪信成公主出嫁,淳嘉尋思了下,也就同意了。
為此他親自到蘭舟夜雨閣同雲風篁解釋:“若隻周王開口也還罷了,這次卻是林王妃也說了的,朕尋思著林王妃究竟可憐,便準了。”
“陛下說的哪裡話,韋紇可汗再怎麼不如您,那也是一國之君,三宮六院都是應有之義。”雲風篁和顏悅色的嗔他,“這個道理,闊兒怎麼會不明白?以她的身份,能夠身居大閼氏之位,那都是陛下抬舉了。何況身為大閼氏,諸妃所出子嗣,誰不是她的孩子?”
轉過身來就教謝闊,“本宮已經派人去打聽那兩個女孩子性情了,若是好相與的,你看著辦就是;若是不好相與的,也不必一上來就將人怎麼了。且打發她伺候個幾次可汗,看能不能懷孕。若是能夠為你生下一子半女,再打發了人上路,既不容易落下痕跡,還能顯得你心胸寬廣,有著正宮風範。”
“你記住,國朝這邊,除卻你這個大閼氏外,對於可汗諸妃,其實不會很在意。至少起初不會太在意。但他們一定很在意子嗣。尤其是男嗣!”
“畢竟,男嗣是可以繼承可汗之位的!”
“所以不管是你自己生,還是彆人生,你跟前的男孩子,可不能少了去!”
“你要是自己沒把握,那就讓其他人生好了,養子興許沒有親兒子那麼貼心,但隻要也是流著國朝的血脈,必然受到韋紇的排斥。到時候,少不得需要你這個嫡母扶持!”
“如此但凡有點兒野心的,裝也要給你裝出孝子賢孫來!”
“你給本宮記好了,嘔心瀝血未必能夠換來真心實意的孝順,但利益所驅,卻一定會對你千依百順!”
這隻是一個小插曲,就是沒被貴妃教導過的謝闊,也是從小看著自己父兄三妻四妾過來的,當初她幼年時候,還時常給父母居中調解,免得他們為庶出子嗣爭吵,對於宗親橫插一手出來,給自己添了兩個“姊妹”的事兒,接受良好。
畢竟她也不是奔著跟韋紇可汗心心相印去的。
她為權勢地位,韋紇可汗是無可奈何,如此而已。
韋紇可汗閼氏決定後,朝野接下來最大的事情,就是論功行賞。
由於聖駕目前所在的綺山行宮不便舉辦大捷,靖寧侯等需要回京麵聖、同時也是向帝京黎庶展示風采振奮人心的將士,最終決定緩行來京,掐著皇帝避暑結束的日子,誇耀軍功。
時間一轉眼到了慈母皇太後的壽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