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衢此刻心中十分生氣!
他雖然自己是男子,但跟已故亡妻情分深厚,至今沒有再娶,膝下隻得一雙如珠如寶的女兒,所以是最恨負心薄幸之人的!
謝細雨如此行徑,怎能叫他不齒?
若非為了大局,他簡直恨不得站出來給顧老太爺搭個手,確保謝細雨不得好死!
“若是如此,也頂多隻能說明小婿是衝動了些。”倒是崔琬,這個謝細雨的現任老丈人,陰沉片刻之後,仍舊站了出來維護女婿,寒聲說道,“卻與隆平侯有什麼關係?再者,區區娼妓之流,召來禦前,已經是有辱聖瞻!這等下九流賤籍的話語,又豈能當真?”
“哪怕退一萬步來講,她們說的都是真的。”
“難道錯處全部是小婿的?”
“其他不說,那謝江氏自己就沒錯了嗎?”
崔琬冷笑,“本來女子出閣之後,就該克己讓人,用心服侍丈夫。結果她倒好,依仗翁姑疼愛、貴妃娘娘看重,得寸進尺,居然連丈夫在外頭豢養兩個玩物都容不下!這樣的為人,也配做大家正室?!”
他掃了眼四周,大聲說道,“諸位家中若是有此等婦人,卻不知道會得如何?!”
這話倒是讓廟堂上對謝細雨的鄙薄不屑少了許多,甚至有人還當真設身處地的思索了一下,然後……
他們覺得,崔琬這話,雖然是為了給謝細雨開脫,卻也有道理啊?
畢竟廟堂之上,都是男子,這年頭,律法不禁納妾,諸臣家中,除卻殷衢這種特例外,個個姬妾滿房。
這要是攤上了謝江氏這種發妻,明明自己家門楣已經被謝氏矮了不知道多少層了,甚至兄弟還得貴妃提攜做了郡馬,難道不是應該主動肝腦塗地的伺候丈夫嗎?居然還依仗江氏跟貴妃的寵愛,不許丈夫在外麵尋花問柳不說,還將事情鬨大,引來諸多親長針對丈夫……這什麼見鬼的母老虎?!
趕出去必須趕出去!
甚至很多人覺得,江氏跟敏貴妃也有問題!
且不說當此之世男子左擁右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就說謝細雨才是她們的血親,怎麼可以胳膊肘朝外拐?
隻是懾於敏貴妃,不好這麼說,也隻能點著頭,附和崔琬的話,說道:“江夫人跟貴妃娘娘偏袒謝江氏,乃是江夫人與貴妃娘娘賢良淑德,禮數周到,明知道謝江氏嫉妒,卻也忍了,反過來責怪謝主事,想必也是希望謝江氏能夠見好就收,甚至轉過來為丈夫說情,如此,小夫妻倆,不就又是恩恩愛愛了?可這謝江氏,實在有些過於心胸狹窄與無禮了!”
這樣的話引來差不多所有臣子的認可。
哪怕是顧老太爺這邊的,嘴上不說,心裡也覺得:做兒媳婦的悍妒成性,有話語權的婆婆跟身份尊貴的小姑子非但沒責罰,反而幫著說了丈夫,這其實就是主動當惡人,懂事的兒媳婦,這會兒就該主動站出來做好人,給丈夫台階下,將事情揭過。
如此,這場風波過去,還是一家人,不就沒事了?
像謝江氏這樣,婆婆跟小姑子都敲打過丈夫了,她不但不安慰,反而還要奚落丈夫……哪個男人受的了?
你真的這麼受不
得委屈你有本事和離啊!
又不肯和離,又要仗著婆婆跟小姑子的偏袒打壓丈夫,這跟反客為主有什麼兩樣?
謝細雨才是江氏母女倆的血親!
他憑什麼要受你這個氣!
隻是江氏母女太過“懂禮數”,他不可能休了謝江氏,除了下毒手還能怎麼辦?
這都是謝江氏自找的……反正站在一個男人的立場上,大部分人都覺得,謝細雨不是沒錯,但多少也是被逼的。
首要的責任,還是在於謝江氏的不賢惠;其次的責任,在於江氏母女的拉偏架;第三的責任,在於攛掇的眾人……
倒是謝細雨自己,有責任,但也就是那麼回事,本性未必很壞,隻能說是命不好。
當然了,這是他們的真心想法,實際上,顧氏一派的人,是決計不可能放過這個打壓貴妃的機會的!
當下,諸多臣子出列,擺出憤慨萬分的姿態,群情激奮的彈劾謝細雨!
隻是崔琬也不是單打獨鬥到今日的,他帶頭表態認為謝細雨情有可原,自然也有人站出來幫忙辯解,甚至還認為,安大娘母女幾個,包括今日這兩個人證,都是顧氏安排的。
目的就是為了坑貴妃的兄弟。
不然的話,貴妃是什麼地位什麼手段,勾-引她兄弟的人都被打死了,連鴇母也沒放過,怎麼可能留下這兩個活口今日站出來做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