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鈿以鐵絲、紙板為架,其外纏繞以黑絲線編織成的網狀紋飾,表層全部點翠。
前部綴五隻金累絲鳳,上嵌珍珠、寶石,口銜珍珠、寶石流蘇。
金鳳下一溜兒排綴九隻金翟,銜了珍珠、珊瑚、綠鬆石、青金石、紅藍寶石等貫串的流蘇。
鈿後部亦有幾串流蘇垂飾【注】,望去綺麗奪目,美輪美奐。
這時候正是傍晚時分,夕陽從窗欞裡照進來,與珠翠彼此輝映,愈顯貴氣滿殿。
顧箴歎口氣,將花鈿小心的放進麵前烏木漆盤的錦墊上,緩聲說道:“給絢晴宮送過去罷,就說是本宮給信成公主添妝的。”
講這話的時候,她下意識側頭看了眼不遠處的水晶鏡,鏡中鳳冠華服的皇後粗看依舊是高貴秀美的,隻是略微注意,就能發現她鬢邊已然有了幾縷淺灰色,卻是華發早生。
“本宮到底也不年輕了啊……”顧箴再次歎口氣,她跟淳嘉同歲,今年已然是淳嘉二十年,算著都是坐三望四的年紀了。
隻是男子本來就比女子禁老,淳嘉大權在握,日漸說一不二,諸事順心,瞧著隻覺得威嚴隆重,麵貌卻一如既往的俊美挺拔。
倒是皇後,今年以來,逢著典禮,帝後並列,都叫人以為她年長皇帝少說也有七八歲似的。
從前的老人們也還罷了,都知道皇後這兩年日子越發的不好過。
淳嘉十五年的時候,兩位康健的嫡皇子,十皇子跟十二皇子被移去太初宮,由皇帝親自接手他們的教導。
這本來是件好事。
可兩位皇子到了太初宮偏殿之後,起初的幾個月,皇帝隻是冷眼旁觀,倒還算相安無事。
淳嘉十六年之後,因著國中無事,淳嘉騰出了手可就不客氣了,卻是公然下重手調教這兩個孩子。
十皇子驕橫,皇帝於是時常嗬斥責怪;十二皇子怯懦,皇帝則是鼓勵哄勸居多。
平心而論,淳嘉這麼安排,算得上是對兩位嫡子上心了。
可是十皇子跟十二皇子之間的關係,卻是每況愈下。
不僅如此,宮禁之中還有謠言逐漸傳開,說兩位皇子一個太過霸道,一個太過軟弱,竟然沒有一個正常的,可見皇後居心叵測,存心養廢嫡皇子,往後才好以母後的身份拿捏。
儘管這番話稍微流傳了下就被帝後一起鎮壓了,可要命的是,十皇子跟十二皇子都聽到了。
兩位皇子之後對皇後雖然越發的恭敬,但顧箴總覺得,他們心裡其實同自己已經疏遠起來了。
而宮務方麵,中宮與貴妃的碰撞日漸增多。
這還不是最讓皇後煩惱的,最讓她幾欲吐血的是,淳嘉十六年年中,她跟顧老太爺反複請求之下,淳嘉倒是許了顧氏送了一對姐妹進宮,打著陪伴皇後的旗號,作為中宮一係皇子,日後的妃妾人選。
結果顧氏這兩位小姐裡的妹妹顧瓏,沒看上三皇子、更不會看上楚王、也沒看上六皇子……倒是見天的朝七皇子跟前湊!
說實話,雖然皇後不喜歡貴妃,但對七皇子,也真的要暗讚一聲這孩子的確出色。
這孩子因為外祖父殷衢的緣故,在宮中地位向來有些超然,是連貴妃都要專門應付,不肯隨意冷落的。
卻沒什麼驕矜之氣,反而是極寬厚知禮的秉性。
除卻比較眷戀偏袒貴妃外,可以說是個難得的赤誠君子了。
而且姿容頗為肖似淳嘉年輕時候,儒雅風流。
顧箴有時候看到
這孩子,都會有點兒恍惚,是想起來自己十五六歲時候初入宮闈,頭一次見著天子的模樣。
淳嘉心如鐵石,那許多從大婚時候陪他過來的老人,就沒幾個善終的,也沒幾個過的舒坦的,包括青梅竹馬的安妃在內。縱然如此,顧箴這些老人,誰又沒在最好年華裡,私下對皇帝心動過呢?那時候還是有些天真稚氣的,不懂得遇見這樣一位天子的悲哀之深沉,動心的起初,無非是貪圖九五至尊的好顏色。
想到此處,顧箴實在有點兒不忍心責怪顧瓏。
顧瓏是她嫡親侄女,跟十皇子同歲。在皇後跟顧家的安排裡,她沒意外的話,往後會成為十皇子的側妃。
隻是顧瓏起初還能對十皇子逢迎一二,因緣巧合見過幾回七皇子之後,她甚至對十皇子避之不及了……
若是其他皇子,左右娘家侄女多,皇後也不是不能設法成全她的心思。
問題是七皇子是貴妃養著的,哪怕不考慮雙方的關係,隻說親侄女要給貴妃做兒媳婦,顧箴都替顧瓏眼前一黑。
那可是將堂堂慈母皇太後都擠兌得狼狽離京、至今無法重返宮城的主兒,對長輩尚且如此手段淩厲,何況是給她當晚輩?
特彆七皇子什麼都好,唯獨沾到貴妃之事,他甚至壓根不動腦子的認為他母妃什麼都好什麼都對。
連嫡親外祖父殷衢都因此越發受製於貴妃。
顧箴無奈的扯了扯嘴角,尋思著,是不是等信成出閣之後,找個借口,將顧瓏送回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