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倆都留下來愧對家族愧對皇家愧對皇後愧對楚王的遺書。
次日,佝僂著身體、花白了頭發的顧老太爺親自捧著兩份遺書上殿請罪。
淳嘉一時間也頗為無言。
畢竟隆平侯去世迄今也才五年,他也好,世人也罷,還沒完全忘記顧芳樹。
顧璟欺淩楚王的確是不對,挨罰也活該。
但為此就讓顧芳樹的兒媳、嫡孫女付出兩條性命……
外人不說,淳嘉氣頭過了也覺得有點兒索然無味了。
隨著皇帝當眾表示不予追究,這事兒暫且不了了之。
而顧老太爺才下朝,又一件風波爆發出來:秦王私下調戲良家子,致其吞金自-儘!
雲風篁接到消息被氣笑了:“我兒雖然不敏,生長皇家,又是跟昭慶一起長大的,什麼樣的絕色沒見識過?想要美人,同本宮說一聲,還有什麼顏色弄不到,至於這般急色?!況且尋常官宦之女,能夠攀附我兒,那都是邀天之幸,遑論寒門良家子?怕是進補得我兒後宅才會想著自-儘!我兒若正興頭上,其如何舍得去死?顧氏真是一百年也沒有長進,找茬都不會找個靠譜些的麼?!”
她這會兒還很淡定,覺得這一出處處是漏洞,但隨著各方麵的消
息陸續稟告過來之後,倒是有點兒鄭重起來了。
不得不說顧氏雖然後繼無人,老太爺也上了年紀,然而吃虧多了,還是汲取了許多教訓的。
這所謂被秦王調戲的良家子卻有個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未婚夫,不管他們彼此之間到底怎麼樣,反正在所有親朋好友的口中,那真的是情比金堅。
甚至其未婚夫得知未婚妻為了反抗秦王非禮自-儘後,悲憤萬分,當眾吐血之後,“趁人不備”,投井而死!
好麼,好好的一個昂藏男兒,就此殉情而去。
這還有誰能說,不是真愛?
既然是真愛,不為秦王身份姿容富貴權勢所動,寧可一死守節,那當然也是理所當然了。
一時間禦史台彈劾的奏章堆滿了禦前。
淳嘉心裡門清怎麼回事,卻還是忍不住將秦王召到跟前破口大罵:“你們母妃辛辛苦苦養你們這麼大,你這個混賬東西就是這樣回報她的?!”
天子是真的鬱悶。
顧氏的回擊這麼快他倒不意外,意外的是秦王這個蠢貨,怎麼就這麼容易上鉤?
想想看貴妃吧,少年入宮,毫無根基不說,宮裡頭想算計她、想要她命、想用她屍骸當墊腳石的主兒倒是一大堆!
這種情況下,她不但快刀斬亂麻的破了局,還扶搖直上,迄今穩居貴妃之位,壓得皇後都不敢造次。
多年來想扳倒雲風篁的人多如過江之鯽,結果一個兩個的,沒有一個有好下場!
他也不求秦王作為養子能夠向貴妃看齊,你好歹彆拖後腿罷?
結果貴妃前頭坑了一把延福宮,尚未來得及慶賀呢,秦王這會兒就栽進去了!
但秦王此刻也是鬱悶的不行,垂頭喪氣道:“父皇恕罪,兒臣也是一時大意:此番是一向跟兒臣有著來往的人,約了兒臣去酒樓吃酒,中途說是其妹在隔壁遇見歹人,倉皇之下想來兒臣所在的雅間暫避。兒臣於是也沒多想……父皇明鑒啊,那賤-人進來之後,主動給兒臣執壺勸酒,兒臣還當是哪裡來的暗門子,也就半推半就的受了一番服侍,誰知道她出了門就吞金栽贓兒臣!?”
他覺得自己真的是委屈。
身為皇子,到了年紀,這種酒色-誘惑多了去了。
要不是雲風篁嚴厲吩咐過,他隻怕早就成了花街柳巷的常客。
但懾於母妃之命,雖然不敢太胡鬨,在酒樓之類的地方,沾點兒底下人進獻的便宜,雲風篁沒那許多精力管教這種細節,他也就習慣了。
誰想到這一次會碰見這樣的陷阱?
“你不知道?!”淳嘉簡直恨鐵不成鋼,這麼簡單的局,擱他跟雲風篁身上,那簡直就是搞笑的。
結果堂堂皇長子,他相處時間最長的兒子,就這麼一頭栽進去!
不但至今沒想到什麼解決的辦法,甚至還有臉委屈?
皇帝一時間覺得自己跟貴妃是不是太寵著這幾個孩子了?
一個九皇子,小小年紀就不思進取到了如今靠父母、往後靠正妃過日子;一個秦王,這也得虧秦王沒在他麵前表達過競爭儲位的意思,不然他能將這兒子從殿裡踹出去:就這水準還敢想那麼多?!
“你不知道你還敢受著?!”皇帝深呼吸,“罷了,朕這兒政務眾多,你……你且滾去你母妃跟前罷!”
再跟這兒子上課下去,隻怕要被禦史堵門口了,還是讓貴妃去教育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