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算姑姑同意我不代十表哥去給太皇太後送東西,也肯定會想法子,從彆處撮合我跟十表哥來往。”顧玨歎口氣,說道,“是也不是?”
“……本宮知道你跟小十不投緣。”顧箴聽著,微微皺眉,片刻後才說道,“但你也該清楚如今的局勢,顧氏總要有人進小十往後的後院的,不是你也是其他人。當初本宮接你跟璟兒來宮裡,就是為了給小十預備著。這些年來,因著璟兒比你更與小十談得來,本宮原本想著,既然如此,你不樂意跟小十說話,那就算了。可現在璟兒沒了,你不跟小十在一起,打算讓哪個姊妹頂上?她們倒是未必不願意,但你也明白,小十生母尚在,他跟本宮……並非真正親密無間。”
“若是資質不夠出色的女孩子,就算進了他後院,對顧氏也沒多少好處。”
“何況他往後的正妃,還不知道陛下是怎麼打算的。”
“萬一是個沒成算的,指不定被正妃三下五除二就打發出來。”
“那樣的話,豈不是白忙一場?!”
她還想繼續訴說身為高門貴女合該為家族犧牲的理由,顧玨卻已經再次歎口氣,有些無奈的說道:“道理我都懂,我隻是不明白,一直到目前為止,都是十表哥有求於您,有求於顧氏,卻為什麼,反而是您跟顧氏對他小心翼翼?就為了他最有可能入主東宮?但且不說他還沒住進去,就說他哪怕已經是太子了,陛下在一日,他的前途,也未必就能穩了!畢竟誰都知道,敏貴妃可不會因為他名份已定就願賭服輸!”
“再者,這會兒咱們就處處看著十表哥的臉色了,往後就算是他繼承大統,您說這真的對顧氏有著好處?”
“他生母還在,這些年來,當著您的麵,也是對生母孝順孺慕。”
“那麼當他大權在握之後,還能不惦記著抬舉親舅家?還記得我顧氏?”
顧玨微微冷笑,有些不屑的說道
,“陛下的確偏袒敏貴妃,但,就我看來,這泱泱六宮,相比姑姑,他也就偏袒一個敏貴妃罷了。彆說那平氏,就是德妃也算帝寵不衰了,可要不是靠著敏貴妃,她敢跟您無禮?您還記得我跟璟堂姐剛進宮的時候嗎?底下人打聽太初宮偏殿的消息,道是陛下時常嗬斥十表哥,次數最多的還不是十表哥課業,而是認為十表哥放著您這個一手養大他的母後不恭敬,反而一心惦記著平氏,簡直忘恩負義……姑姑,陛下在您跟平氏之間,從來都是支持您、袒護您的!”
“起初十表哥還不服氣,但被陛下責罰過幾次,逐漸明白了帝寵對他的重要性,這才轉變過來。”
“這兩年他很少去看平氏,大抵過來給您請安了,這未必是他當真知道錯了,隻不過懼怕陛下厭惡失望,不得不表現出來對您更親近罷了……姑姑,我說句實話,這十表哥並不可靠,就算十二表弟剛剛令陛下失望,可十二表弟才幾歲?他年底才會進瓊玖宮呢,如今未必沒有機會,令陛下對他改觀!”
“十二表弟再怎麼說也是我顧氏血脈,我真不懂您做什麼會準許十表哥欺負他、壓製他?”
“……”顧箴一言不發,麵上神情變幻不定,好一會兒,才淡淡說道,“你這孩子平時默不作聲的,本宮還以為你是個安靜的性-子,誰知道心裡竟然藏了這麼多的事情。一時間弄得,本宮都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了。”
顧玨誠懇道:“我之前並非故意閉口不言,隻是初入宮闈時既年幼,也不熟悉,自然不敢貿然開口插話。這兩年看下來,心裡倒是有些想法了,可是尚未來得及進言,璟堂姐就……我自小不愛熱鬨,不像堂姐從進宮起就時常陪伴姑姑左右,所以很怕姑姑不信我。直到方才,看著姑姑這般擔心我,我才想到我的顧慮,隻怕是多餘的。”
顧箴沉吟了會兒,緩聲說道:“你才多大?能夠考慮到這許多,實在是我顧氏之幸。隻是,小十跟十二的事情,沒那麼簡單,你還是彆多管了。”
頓了頓,又道,“你開口之前,本宮還以為十一皇女是著了貴妃的算計,就是為了給你潑臟水的。但就算如此,這事兒總不能真的落你頭上,你記住了,這件事情,就是貴妃所為,你是受害者,本宮也是!”
見顧玨點頭,她暗鬆口氣,起了身,“好了,其他先彆說了,且將這事兒落實了才好……你先歇著,本宮得去張羅一番。”
語罷不等顧玨出言就匆匆而去。
出到外頭,心腹跟出來,悄聲恭喜:“玨小姐聰慧非常,往後娘娘卻添一臂助!”
隻是皇後臉上卻沒有絲毫的喜悅之色,反而慎重其事的說道:“這可是未必!”
心腹聞言就是一怔,一時間有點兒茫然。
畢竟顧箴苦於城府太淺,勾心鬥角總是不如敏貴妃,空有繼後身份,卻總是落在下風,期待有個足以匹敵貴妃的智囊陪伴左右,不是一天兩天了。
隻是主仆加起來也不是雲風篁的對手,也隻能硬著頭皮熬著。
如今顧玨橫空出世,行事出人意料之處連皇後這看著她長大的親姑姑都預想不到,一番話有理有據簡直深謀遠慮……就顧玨的年紀,這是相當出色了。
還是嫡親侄女兒,這不是送上門來的臂助是什麼?
為何皇後不但不高興,反而還否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