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宮中坐,鍋從天上來。
說的就是皇後此刻的心情。
她都不用跟家裡通聲氣,也知道這肯定不是顧氏所為。
原因很簡單,出獵的人裡都沒晉王,顧氏傻了才會選這種時候下毒手!
秦王倒是得寵,但資質平庸,皇帝又不是那種衝動的主兒,除非實在沒靠譜兒子了,不然壓根不會考慮這兒子做太子;九皇子就更加不用講了,他目前在皇帝跟前的地位還不如秦王呢!
顧氏為什麼要冒著謀害皇嗣的風險去刺殺這兩位皇子?
這個道理她相信淳嘉也明白,但問題是淳嘉寵愛雲風篁,雲風篁一哭一鬨,皇帝基本上也不怎麼想講道理了,這會兒,醒心堂內,天子看著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貴妃,就顯然不打算擺事實講道理,而是一迭聲的吩咐人去召顧氏過來回話。
顯然是打算順著貴妃將人安撫下來再說。
皇後帶著人匆匆趕到,看到這個情況,不禁目眥俱裂,當場質問皇帝,莫不是打算順水推舟過河拆橋了?!
“皇後娘娘雖然是顧氏女,但自從進宮起,便是陛下的人了。”結果正忙著哄貴妃的淳嘉沒功夫理會她,雲風篁倒是立刻抬起頭來,梨花帶雨的說道,“怎麼迄今在您眼裡,卻是顧氏的人與事,比公襄氏的人與事更重要嗎?小九再怎麼說也是要喊您一聲‘母後’的,結果如今他遇見了這樣的事情,您一句關心一句問候都沒有,倒是隻顧著擔心壓根沒什麼事兒的顧氏?!”
語罷不等皇後說什麼,就哭倒在淳嘉懷裡,“小九才落地就是妾身養著的,他生母命苦早早去了,這孩子又是記在妾身名下,這些年下來,跟妾身的親生骨肉也沒什麼兩樣了……若是他有個好歹,那叫妾身怎麼活?陛下,您一定要為小九做主啊!”
皇帝其實也覺得顧氏應該不至於這樣沒腦子。
畢竟顧氏跟貴妃之間的恩怨,最主要的就是儲君之爭。
秦王跟九皇子競爭太子之位的可能性,遠遠低於晉王,甚至還不如七皇子。
顧氏對這兩位下毒手的回報並不高,反而會將自身陷入不利之地。
這就不是一個傳了幾代富貴的高門大戶會有的舉動。
甚至皇帝心下覺得,貴妃應該也知道顧氏不是真凶……那為什麼還是派人去召顧氏過來對質?
這當然是為了給貴妃出氣的。
他覺得自己明白貴妃的心情,好好的一個兒子生死未卜,偏秦王跟九皇子的年紀,按說還不至於招來這種刺客,真凶一時間找不出來,既然如此,那就先把罪名扣仇人腦袋上,能坑一個是一個!
反正九皇子不能平白出事了!
……畢竟當初幾件大事,皇帝也是這麼做的。
暫時抓不到真凶的,就從日常積怨的政敵裡隨便拉兩個出來頂缸,免得顯得朝廷很廢物一樣。
這要是雲風篁找的是淳嘉也很在意的,比如慈母皇太後,他可能還會幫著辯解一二。
但,顧氏麼……
聖寵真的不怎麼樣了。
皇帝才不想為了這樣的臣子,自己擔當貴妃的憤怒與委屈。
此刻見皇後氣得直哆嗦,就覺得很沒眼色,先哄著貴妃:“阿篁你放心,小九是咱們的孩子,朕豈能對他安危坐視不管?朕已經命禁軍跟皇城司四下出動,沿著他墜崖的位置挖地三尺也要儘快找到咱們的小九了!”
又說皇後,“貴妃所言極是!你是朕的皇後,是小九的嫡母!好好的一個孩子出了事兒,你卻先關心自己娘
家?!你這哪有一點點一國之母該有的氣度!”
自己這次的確是太大意了,被拿了把柄……皇後在心裡歎口氣,冷著臉,受了皇帝一番斥責之後,才道:“陛下,妾身隻是覺得九皇子未必會有事罷了。不然,貴妃何至於還惦記著攻訐顧氏?”
她是做好了跟貴妃撕扯顧氏是不是刺殺主謀的準備來的。
然而貴妃此刻卻壓根不跟她打,隻靠在淳嘉肩頭哭哭啼啼,左一個“小九也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冷不冷、餓不餓、受沒受傷”,右一個“早知道會這樣,當初就不該同意他們出去,這叫妾身往後去了地下怎麼同他生母交代”……淳嘉一個勁的安慰著,還打手勢暗示宮人去將昭慶公主、七皇子、晉王請過來一起哄,帝妃都忙得不可開交,竟沒一個理會皇後。
顧箴:“……………………”
半晌後,匆匆趕來的皇嗣們,以及他們的侍從將醒心堂這間廂房擠得水泄不通,皇後主仆不知不覺竟然被擠出了門……
“娘娘,這?”陪皇後過來的近侍們也是無語,就很不知所措。
顧箴捏了捏拳,冷然說道:“等著,陛下剛剛讓人去召了顧氏,且看顧氏人來了之後,貴妃會得如何!”
又過了會兒,顧老太爺等顧氏目前的當家人來了,臉色都很不好看。
畢竟忽然飛來一口鍋,還是刺殺皇子的鍋,擱誰家能笑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