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七皇子仿佛十分信任三皇子,妾身自然好奇。”
“也是妾身考慮不周,忘了三皇子亦是才從外麵回來,十分疲憊。”
“後來說著話瞧見三皇子疲乏的樣子,才反應過來,是立刻送了他回去的。”
雲風篁和顏悅色道,“當時因為天色太晚了,來不及給娘娘那邊回話。若是娘娘這會兒不來妾身這裡,妾身等下也是要去臥霞樓給娘娘稟告的。”
顧箴皺起眉,她本來是要來質疑貴妃為難三皇子的,但貴妃這麼一說,若是還要發作,倒顯得她無禮了。
畢竟敏貴妃有言在先,她之所以會急召三皇子,主要是因為三皇子哄了七皇子外出,連個招呼都沒跟她打。那作為母妃,豈能不擔心?豈能不牽掛?豈能不起疑心?之後得知孩子們回來了,盤問自己孩子之餘,能不找彆人家孩子對質,搞清楚怎麼回事?
尤其是貴妃還說,七皇子很信任三皇子……這要是反過來,三皇子信任七皇子,皇後也是不弄清楚睡不著的。
“能說的該說的你都說儘了,還叫本宮說什麼?”皇後思忖片刻,微微冷笑,“隻是你往日針對本宮也還罷了,如今連孩子都不放過,未免顯得太過心胸狹窄!秉兒好心好意想幫你尋九皇子,你倒是懷疑他?”
皇後想來想去也隻有抓牢了“三皇子之所以這麼做都是為了找到九皇子”這個論點,才能夠占據道德的上風。
否則單憑一個帶走七皇子卻不告訴貴妃,就顯得行事不妥當。
雲風篁因為才無理取鬨的針對了顧氏一番,尋思著這會兒繼續得理不饒人的話,前朝後宮怎麼看且不說,淳嘉那邊,就算不會說什麼,心裡未免覺得自己太過強勢。
做寵妃,強勢一點沒什麼。
但從長遠考慮
,做太後的話,正常天子都希望,自己的後妃往後-進了慶慈宮,對自己的骨血也彆太苛刻才是。
淳嘉自己無視二皇子三皇子,那是他自己。
這些年來,皇後跟崔淑妃對二皇子三皇子悉心養育,他也沒責罰暗示過,天子的心意,可見一斑。
所以雲風篁這兩年都很注意跟皇後的爭鬥,贏了一局之後,哪怕還能繼續贏,總也要息事寧人個幾回,免得讓皇帝認為她這麼厲害,簡直都快不需要他了。
再者,今兒個的事情,還涉及到三皇子……既然涉及到皇嗣,那麼貴妃當然要維持慈母人設。
怎麼可能跟為了三皇子跑過來興師問罪的皇後吵鬨?
畢竟她可是是個皇嗣就憐惜的。
當下就歎口氣,露出淒然之色來:“娘娘快彆說了,這會兒隻要有人帶了小九的消息來,叫妾身立刻死了妾身都心甘情願!小九今年才幾歲?您說那幕後之人怎麼就下得了手?轉眼也有幾天了,皇城司他們不知道是乾什麼吃的……若是小九他有個三長兩短的,妾身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娘娘您是宮裡的老人,妾身這些年來也是您看著過來的,當初小九才出生時……”
半晌後,顧箴有點兒茫然的出了蘭舟夜雨閣,心裡隻有一個念頭:本宮是為了秉兒過來跟貴妃興師問罪的,怎麼最後卻安慰了她這許久?
甚至還被她帶著,好生回憶了一番往昔?
她在門口站了會兒,到底沒臉重新回去找貴妃大吵大鬨……這也不占理……算了算了,索性秉兒除了被拖延了些休憩的辰光,好像也沒什麼事兒,就……就先這樣?
顧箴心事重重的走了。
兩位皇子不告而走的事兒就此打住,原本應該還有點兒餘韻的,畢竟,就皇後跟貴妃的關係,膝下皇子竟然走在了一起,少不得引人注意。
但當天下午,皇城司傳來好消息,道是找到九皇子了!
雲風篁當場喜極而泣!
若非左右苦苦勸說,她恨不得立刻親自趕過去。
“我兒如今怎麼樣了?”貴妃淚眼婆娑,不顧儀態的當眾拭淚,殷切問來報信的使者,“可曾受傷?可嚇著了?”
使者小心翼翼道:“回娘娘的話,九皇子殿下大體安康,雖然受了些驚嚇,但天潢貴胄,自然與我等常人不同,卻還算鎮定……至於受傷,外表看不出來,隨行有著太醫,是立刻往那邊趕了。請娘娘放心,九皇子殿下一定能夠太太平平的回來的。”
雲風篁當場吩咐給絢晴宮這個月的份例翻倍,又表示要捐一筆銀子出去做善事,好為九皇子祈福。
而六宮也是鬆了口氣。
雖然這事兒看起來跟她們沒什麼關係,但架不住敏貴妃從來不講道理。
此番秦王跟九皇子遇刺,她想也不想的找上了皇後,這還是九皇子失蹤,沒出壞消息呢,這要是九皇子當真有個三長兩短,誰知道她會送誰下去給她兒子作伴?
總之,敏貴妃自己不痛快,就不許六宮痛快的舉動,不是一次兩次了。
如今絢晴宮上下有個風吹草動的,大家都發自肺腑的希望他們有驚無險。
免得自己莫名其妙就被拖出來當了祭品。
入夜,昏睡中的九皇子被送回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