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娘娘隻是照著規矩說了兩句話,其他什麼都沒說都沒做。”謝闊說道,“後來使者告退,侄女兒還沒開口呢,她就先自打發侄女兒回來了。說起來有點兒奇怪,侄女兒覺得,皇後娘娘的氣色不太好……但最近也沒聽臥霞樓有什麼動靜?”
貴妃就笑了起來:“你忘記咱們這兒的事情了?真有動靜怎麼可能叫外人知道?”
就吩咐旁邊的清人,“去打聽下。”
晌午後,臥霞樓那邊的眼線稟告了消息來,卻也不是很清楚,隻說:“皇後娘娘似乎查到了玨小姐私下裡同三皇子殿下來往的事情,頗為生氣,責罰了玨小姐一番……三皇子殿下沒有去求情。這事兒仿佛又叫十皇子知道了,約了三皇子殿下去賽馬,兩位殿下也不知道怎麼的,反正三皇子殿下回去的時候滿身塵土,仿佛吃了虧。”
“皇後娘娘很是心疼三皇子,可礙著十皇子也不好說什麼。”
雲風篁笑了笑,道:“如今的孩子們,一個個年紀不大,心思倒是不小。”
又說道,“皇後若是有這本事,顧玨也不敢在她眼皮底下做手腳了。這事兒必然是咱們告訴小十之後,小十透露給皇後的。”
“隻是小十居然還親自收拾了公襄秉……本宮還以為,他會逼著皇後,連公襄秉也解決了呢。”
赤萼忍不住說道:“娘娘,雖然說皇後娘娘也不是什麼好的,但婢子看這十皇子,實在是囂張又忤逆!再怎麼說,皇後娘娘對十皇子終歸是沒的挑的。十皇子卻打小寧可親近生母,也不親近皇後娘娘,這真是……”
“你是不是覺得小十蠢鈍又沒良心?”雲風篁聞言,卻笑了笑,淡淡說道,“這在本宮看來,卻是小十最聰明的一手。”
見赤萼不解,她輕歎道,“你可知道,當年陛下堅持不許本宮膝下皇子有指望,又毀諾沒肯立洛氏等
幾家的女子為繼後,是為了什麼?”
不等近侍回答,貴妃自己已經繼續說下去,“歸根到底是怕紀氏之事重演!”
“當初皇後能夠撿便宜當這繼後,除了她娘家後繼無人,聲勢漸衰之外,就是她本身也沒什麼才乾,在當時有資格出皇後的人家之中,顧箴從自己到娘家,都最沒可能拿捏住新君!”
“問題是,顧氏的後繼無人,主要是沒有人才,而不是人丁單薄。”
“顧氏倒是好心機,既然年輕一輩裡沒有出色的,乾脆直接承認,還放出了風聲……”
“這些年來,很多人提到顧氏,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一家子時日無多似的。”
“可實際上人家人丁興旺的很呢。”
“試問前朝時候,擅權的外戚,難不成個個人才濟濟?”
赤萼作為近侍,從前跟著江氏,這會兒跟著雲風篁,也是識字的,也看過些書。
這會兒回憶了一番,臉色就微微變了:“不……”
“沒錯。”雲風篁平靜的點了點頭,“如紀氏那樣如日中天過的外戚不在少數,但如紀氏那樣人丁興旺且人才眾多的外戚,其實不多。很多外戚之所以能夠擅權,往往是君主本身有問題。要麼年紀太小,要麼太貪玩,要麼能力不足,要麼就是愚忠愚孝……”
提到最後一個,她淡淡說道,“對於皇後來說,皇子當然是越孝順越好,甚至頂好是十二皇子那樣,乾脆流著自己娘家的血。”
“但對陛下而言,皇子太親近皇後,太孝順太溫和,可不是什麼好事!”
“莫要忘記陛下的嗣父是孝宗先帝,這麼說吧,越是酷似孝宗先帝的皇子,越不被陛下所喜!”
這不是皇帝不喜歡孝宗,實際上,幼年喪父的淳嘉,對自己的生父是沒有多少印象的。
因著帝位得自孝宗,皇帝其實對孝宗一向還是比較敬重的。
內心也有著感激。
但這跟他不喜歡性情跟孝宗有著共同之處的皇子並不衝突。
他同情孝宗的遭遇,所以不希望自己的子嗣,成為下一個孝宗。
而孝宗是什麼樣的為人性情呢?
隻看諡號就知道,儘管這些年來,雲風篁打聽到,孝宗一度也跟太皇太後起過衝突,但總體儘孝必然是沒有問題的。
由於神宗子嗣單薄,孝宗又是元配所出的嫡長子,是毫無爭議的正子嫡孫,自幼深得神宗寵愛,攝政王連跟他爭奪的資格都沒有……這位天子,有著許多皇家子嗣想都不敢想的輕快童年、少年,故此性情溫和從容,待人寬厚、誠懇,總得來說,是天子裡頭難得一見的好人。
問題是,明君與能君,往往是做不了好人的。
“你們彆看陛下也沒少斥責十皇子不敬嫡母……”雲風篁淡淡說道,“若是陛下當真認為他狼心狗肺、不堪造就,這都罵了多少年了,十皇子還能有什麼機會?”
“但迄今來說,這個小十仍舊是最有可能承位的皇子,不是麼?”
赤萼等人聽著,隻覺得背心都是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