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七章 疑慮(2 / 2)

這後宮有毒 繁朵 7493 字 11個月前

當初她還沒正式成為妃嬪呢,皇帝跟前的雁引公公就給她帶過皇帝的話,話裡話外都是讓她不要忘記貴妃的恩典跟照顧。

薑明淡牢記在心。

這些年來她亦步亦趨的跟著貴妃,除了一份真心實意的感激,以及人在宮闈之中,必須有著靠山外,其實就是懾於皇帝的意思。

皇帝都明著告訴她,她能夠有這樣的前途跟待遇,都是貴妃提攜了。

她要是還不知趣的對貴妃恭敬些,誰知道皇帝會怎麼樣?

萬一覺得她是個白眼狼呢?

像她這種沒有家世靠山的妃嬪,哪怕做了一宮主位,沒了帝寵,不,甚至還叫皇帝厭棄了,下場都不會好。

甚至會很慘。

薑明淡又不傻,怎麼會讓自己落到那邊的處境裡?

所以黃靈芽所謂貴妃擔心她進宮之後奪走絢晴宮的寵愛雲雲……薑明淡半個字都不信。

她認為這完全是無稽之談。

貴妃年歲漸長,往後可能會失寵,畢竟前朝長壽點的帝王,年老之後移情彆戀二八年華的新歡,拋棄盛寵多年的舊愛,這種例子也不是沒有。

可雲風篁如今也還不滿三十,本身長的就不錯,再加上長年養尊處優,頤指氣使嬌養出來的氣度,至少五六年裡,沒有相當的事情,是不會容色銳減到垂老,以至於彈壓不住如花似玉的新人的。

再說天子這兩年心思都擱在前朝政務上,壓根沒有進新人的意思。

雲風篁以後可能會使手段打壓那些水靈靈的新人,但薑明淡認為自己進宮的時間,還犯不著。

總之無論黃靈芽怎麼舌燦蓮花的勸說,她不但不相信,還冷笑著讓黃靈芽自己多保重:“雖然麗姐姐膝下隻有一女,但皇後娘娘至今跟前還沒個皇女伺候呢,指不定什麼時候看上姐姐的親生骨肉,到時候卻是姐姐的造化了。”

“你去問問這宮裡的老人,誰不說皇後娘娘真正敦

厚?”黃靈芽皺眉說道,“比起貴妃的手段來,皇後娘娘已經很好了。再說,三皇子他們生母的逝世,都是事出有因,可不管皇後娘娘什麼事情!何況你也說了,十皇子的生母還在。”

“若是皇後當真有意去母留子,為何會獨獨放過十皇子的生母?”

“難不成十二皇子的生母跟十皇子的生母比起來,竟然還不如十皇子的生母親切嗎?”

薑明淡笑了笑:“十二皇子的生母是皇後娘娘的同族姐妹,也就是說,對於顧氏來說,無論十二皇子的生母,與皇後娘娘,誰母儀天下,他們都是後族。”

所以,在皇後眼裡,十二皇子的生母,比十皇子的生母,可該死多了。

而且皇後跟前諸多皇子裡,隻十皇子的生母活著,這也是薑明淡認為皇後可疑的一點,“十皇子的生母,是皇後娘娘還做妃子時候親自提攜的宮嬪出身,傳聞更早的時候,還做過皇後娘娘的侍女。既然是貼身人出身,想必對皇後娘娘,是十分了解的。”

“這樣的人,能夠破例活下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言外之意,平纖宜伺候皇後多年,最清楚皇後的手段,誰知道是不是留了一手要挾住皇後,這才得到了存活的機會?

畢竟,“傳聞十皇子從記事起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從此眷戀生母。皇後娘娘對此從來沒有表現過什麼不悅,甚至對十皇子還比對流著顧氏血脈的十二皇子更寵愛縱容……敢問麗姐姐,難道從來沒有好奇過,皇後娘娘怎麼會對十皇子比對十二皇子更好?”

又說道,“麗姐姐不必再多言,本宮雖然資質愚鈍,卻也不是那起子聽風就是雨的人。”

“這種三歲小孩子都騙不過的話,往後就不要拿到本宮麵前來耗費辰光了。”

“麗姐姐有這功夫,還不如多陪陪自己的皇女。”

……黃靈芽最終陰沉著臉色告辭而去,走的時候卻也沒多少挫敗之色,隻冷笑著說道:“你會後悔的。”

薑明淡不在意道:“姐姐慢走。”

等黃靈芽離開之後,薑明淡才皺起眉:她了解黃靈芽,不是那種天真與盾的以為信口雌黃就能說動自己的人。

今日這樣信誓旦旦的樣子……

薑明淡不免多少有些狐疑,難道……自己這些年來不能生,當真是著了暗手?

她這會兒是真的沒有懷疑貴妃。

因為站在她的立場上,貴妃盛寵,膝下子嗣眾多,連皇長子的生母都能優容,連伊杏恩那樣的絕色都敢抬舉……這樣的人物,有什麼理由斷了她的生育之機?

她在這宮裡混了幾年了,論帝寵權勢地位等等,還不如伊杏恩呢。

說什麼貴妃在坑她,薑明淡覺得這純粹是胡扯。

隻是擔心,自己的確在不知道的情況下,被坑了而不自知。

然後,叫皇後那邊察覺,從而試圖栽贓貴妃罷了。

“明兒個就去給貴妃娘娘請安,順帶稟告一下此事。”薑明淡心道,“本宮資曆淺薄,許多事情不清楚,貴妃娘娘在宮裡多年,見多識廣,沒準可以教導一二。”

隻是次日薑明淡去了絢晴宮,卻被宮女歉意的告知,貴妃今日無暇見她:“可是巧了,益王妃才來,有事兒同娘娘說。方才娘娘吩咐了,今日留益王妃用膳,若不是有十萬火急的事情,不許打擾。”

“婕妤娘娘若是有要緊事情,婢子給您進去說一下也成,就是不能保證娘娘騰的出空來。”

薑明淡也有些遺憾,但還是說道:“不打緊的,本宮就是想念娘娘了,想過來請個安。既然益王妃在,又跟娘娘有事兒,卻不敢打擾。”

也就回去了。

而此刻,浣花殿上,雲風篁正凝神聽著益王妃一五一十的介紹孟婆娑其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