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梵斯“離開”(1 / 2)

亡靈法師在末世 俯思 8508 字 2024-03-06

“哦?不應該隻保留有飛碟?那應該還有什麼戰爭兵器?”葉陽問。

“應該還有太空戰機,以機微型戰艦,與大量的機甲,但這些,隻看到有少數機甲與幾艘殘破的微型戰艦,而且是事後在非‘機庫’的地方找到的,這不合理。”

“怎麼不合理?”葉陽問。

對麵說,直接對話說不清,所以要發資料過來給葉陽看。

葉陽看了一下對麵發送過來的文件資料,查看了一下,就感到果然有些蹊巧。

葉陽以前就是地球人,地球以前沒有進行過太空戰爭,對各種太空戰的知識,了解得不多。最多就是某些科幻影視作品當中,各位編劇導演之類在那裡yy罷了。

很多科幻作品裡麵看到有飛碟,那是因為關於飛碟的民間傳說比較多,這樣容易吸引人氣。還有機甲也是,比較帥氣。所以在各種科幻作品中,這種東西最多,然後才到各種戰艦。至於戰機,是比較少的。

外星人為什麼要有飛碟有機甲有戰艦還要有航行在星際真空之間的戰機呢?很多人都不清楚,不論是各種遊戲還是影視作品,都有點語焉不詳的樣子。

但這裡卻有資料表明,幾種飛行器,作用是不同的。

首先是戰機,看起來就跟地球上的飛機差不多,隻不過能在真空中飛行。

它們的最大特點,是攻堅能力強。速度快,攻擊力強,靈活度高,但防禦力嚴重不足。簡單地來說,同一個文明層次的世界,製造出來的飛機,速度比是飛碟更快的。

比如地球人也能製造出飛碟來,但速度比不上飛機。拿到了外星人的飛碟,是比地球上的飛機更快,但利用那飛碟上麵的技術運用到戰機上,戰機的速度可以比飛碟更快。

這是機體結構以及其它方麵的設置導致的。就好像魚比鳥更會遊泳,鳥比魚更擅長飛行一樣。

而飛碟的主要作用,是偵察,探測。

它的靈活度比戰機還高。有一些特殊的飛碟,速度並不比同等技術下製造的戰機慢。但代價是……攻擊力弱。

想要提升攻擊能力,就會導致速度及其它方麵下降。

飛碟的偵察能力強,隱形潛伏能力和探測能力都不俗,但與同等科技製造的其它玩意比起來,攻堅能力不足,防禦能力不足。

就比如特~~務人員跟軍隊中負責攻堅的特種兵一樣。論滲透潛伏搜索情報,特工人員比攻堅特種兵厲害,但硬碰硬的攻堅戰鬥就比不上了。或許有少數特工人員比攻堅特種兵厲害,但那隻是少數,不是常例。

至於戰艦,作用是“運輸”,有一些也參與到戰鬥之中,但其實真正的用途並不是直接參與攻堅戰或防禦戰,而是在戰場上負責支援。

比如將能量或物資運輸到其它地方,或在半空支援給其它戰鬥中的部隊,補充消耗等等。偶爾還充當信號中繼站之類。但就不是直接用來戰鬥的。

戰鬥的主體,是以戰機為主,那才是戰場的主角,以攻代守。

除了這幾種戰爭兵器,還有“堡壘”。飛行於太空之中的堡壘,可以是由大型戰艦改變結構之後形成的堡壘,也可以是各種球體的堡壘。

有一些,內部結構是鋼筋,但外殼卻是一個星體。或直接在小星體內部挖空而製造成堡壘。

主要作用就是“防禦”,用強大的防禦能力牽製敵方,同時在太空中過於空曠的環境裡麵,給己方的部隊進行掩護。

它們的數量少,因為太空戰當中,以消滅敵人為第一要務。攻擊就是最好的防守。但有時侯還是必要的。

比如掩護主體部隊撤退,比如在長期對峙的消耗戰當中,這些堡壘必須要用到,因為戰艦如果暴露在太空,哪怕是高速飛行不停止,也可能會被光速攻擊中。更何況也不能一直維持高速飛行,這不方便隊伍的整合,不方便戰機回歸補充資源等等。

當然,堡壘的飛行速度是比較慢的,被圍上了就會難以逃跑,所以,一般會製造成“變形”的狀態。

也就是表麵上一艘巨艦,有必要時,會變成一個巨大的四四方方的或圓球體之類的玩意,看起來土得掉渣,但防禦能力驚人。要逃亡時,就會留下一個外殼在那裡,艦體從裡麵逃出。

因為巨艦在變形時,會將艦體攜帶的裝甲板或太空中汲取的岩層釋放到堡壘外圍,逃跑時就會留下甲板與岩層構成的外殼,逃走的艦體就相當於放棄了之前裝載的甲板而已,損失不大,但反而因為減重而可以更方便加速逃離。

另外還有“機甲”。

地球上各種影視作品當中,出現各種各樣的人形機甲,很帥氣。但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分析,人形機甲的戰鬥能力是比不上其它形態的機甲的。比如蜘蛛形態,狼形等等。

人類的形體結構就比不上其它野獸動物的身體結構更適合戰鬥。人類的形體結構更適合使用工具,而不是直接用身體去戰鬥。機甲的形態,也是人形居於劣勢。

但外星人的機甲,卻是接近於人形,為什麼?

難道那些外星人隻因為這機甲帥氣?更容易讓使用者看起來有代入感?

原因不是這樣。

外星的人形機甲的最重要特性就是“操作簡便”!!

如果使用鍵盤或操縱杆之類的操作方式,類似於飛機的操作方式,人形機甲與其它形態的機甲,全麵居於劣勢。一點優勢都沒有。

但如果用“沉浸式虛擬駕駛”的方式來控製,那優勢就太大了。

沉浸式虛擬駕駛,就是讓外星人帶著虛擬頭盔,身體的神經與機甲機體的神經完全接洽,相當於人體通過特殊手段與機甲獲得“感知共享”一樣,感覺機甲變成了自己的身體。

操作變得極簡便,身體如何活動,機甲就會跟著怎麼活動。特彆是精神力量比較強大的外星人,心靈能力比較發達的外星人,使用這種操作方式,比地球人更好。因為這樣的反應速度更快。

使用這樣的機甲,可以說,哪怕是一個白癡,隻要懂得活動手腳,也能在短短半天之內學會駕駛機甲。克隆出來的生命體,也是很容易掌控這種機甲。

而且因為機甲是人形的,所以可以輕易裝載各種不同形態的武器上去,非常地方便。一台機甲,調整一下武器,功能就變得完全不同。

那優勢就變得極驚人了。隻要生產速度跟得上,這種超級炮灰,部隊成型的速度遠超戰機,性價比全麵超越其它機甲。

所以,正常情況下,外星人製造的戰爭兵器,人形機甲數量是很龐大的。隻不過,由於戰機的功能相對簡單,可以通過遙控的方式來控製,甚至可以采用電腦程序控製的方式遙控,所以數量比人形機甲更多。

“原來,太空戰還有這麼多名堂,包含有這麼多的知識在裡麵……”葉陽隻覺得大開眼界。

然後就看到文件下麵有分析。

地球上的軍事學家們研究結果表明,如果外星巨艦還殘留有各種戰爭兵器,那人形機甲的數量,至少相當於飛碟的五分之一,甚至更多。

原因也簡單。人形機甲可以是炮灰,但飛碟是可以遙控的,跟戰機一樣。那麼,外星人駕駛的機甲保留在艦體當中而讓其它炮灰斷後,這不是合情合理嗎?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