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趙鴻來到曹操的麵前,他這才發現趙鴻的到來。
“殿下!”
曹操立刻站了起來,向趙鴻行了一禮,向旁邊退了一步。
趙鴻點了點頭,然後看向桌子上的竹簡,上麵寫的是呂布那邊的戰況。
他們這邊有江陵城這種戰略要地,鏡像地圖的另外一邊自然也是如此。
呂布他們率領著三萬兵馬將那座城池給包圍了起來,開始不計傷亡日夜攻打,再加上有陷陣營的幫助,攻下那座城池應該不成問題。
貞德他們走之前將剩餘所有的兵力都集中起來,留了兩萬人駐守那座城池,三萬人進攻兩萬人的城池,還占據了優勢,恐怕也就隻有帶著陷陣營的呂布軍才有這種戰鬥力了。
趙鴻笑著看向曹操說道:“孟德,你覺得對方會在什麼時候出來突圍?”
曹操略微思考了一會兒,然後才開口說道:“這應該取決於對方將領的性格,若是性格激進一點的,會在這幾日就想辦法夜襲我們的營寨,如果是性格沉穩一點的,應該會繼續等待,等待著我們出現破綻的那一刻。”
“不過對方的將領乃是其他國家的人才,這方麵的情報我們並未知曉,所以隻能做好完全的準備。”
趙鴻點了點頭,對方將領的性格這種事情,人才當然是不知道的。
除非說他們在同一個時代,而且兩個國家之間還有交流。
一般這個情報應該是需要領主告訴他們,但曆史人物,領主也隻知道他們曾經做過的事情,對於性格方麵其實也很難猜。
再加上趙鴻也隻能看見對麵是什麼人,而看不見他們的年齡。
不同的人物在不同年齡段性格可能天差地彆。
就像對麵的查理大帝,這位大帝年輕時候也是作風比較激進,可是到
了老年的時候就沉穩了很多。
而且西方那邊的國家,並沒有官方的修史,如果沒有人為某個人物專門寫傳記的話,就隻能從彆人的自傳裡麵去拚湊某個人物的一生。
這種自傳裡麵的記載往往都十分主觀,經常會出現同一個人在兩個不同的自傳當中描寫的性格相反。
這也是趙鴻沒有和曹操說明敵方人才情報的原因。
趙鴻開口說道:“那就在這幾日做好迎敵的準備吧。”
他臉上有一些自信,然後說道:“對方應該快要前來夜襲我們營寨了。”
“哦?”曹操臉上露出了饒有興趣的表情,站在了趙鴻的身邊,拱手說道:“殿下為何如此覺得?”
趙鴻一開始召喚曹操的時候其實有一些事實都問過曹操,哪怕是他心中已經確定的事情。
這對於一名君主來說其實是缺點。
不過趙鴻一直以來都虛心請教曹操,並且每日都在研讀他與劉備當初寫下來的兵書和心得。
現在的趙鴻開始以自己的判斷來下令,這讓他心中有一種欣慰的感覺。
同時對於趙鴻這麼下判斷的原因也很是好奇,就像是有貓抓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