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回顧過往活動
在接下來的兩個月當中,趙鴻和劉偉隻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鞏固政權!
正如趙鴻所想,馬騰和韓遂在聽聞袁紹他們敗亡,然後大軍壓境之後果斷選擇了投降。
他們還順便帶著曹操等人去將涼州剩下的叛軍全都剿滅,以此來立功。
趙鴻自然是沒有追究他們之前的責任,隻是功過相抵,給馬騰和韓遂在涼州內封了都尉,並沒有像原本的曆史進程一樣將他們封為征西將軍。
原本那是因為中原都還沒穩定下來,自然是要許以高官穩定涼州,而現在的趙鴻已經將冀州、司隸、兗州、豫州牢牢掌控在手中,下一步要動手的就是這些周圍的州!
這也是馬騰他們識相,要是不識相的話下一步可就不僅僅是曹操他們率軍了,而是趙鴻這位大將軍率軍親征!
如今涼州、青州、幽州、徐州、荊州、益州也都紛紛宣布承認劉偉的帝位,願意效忠於劉偉。
剩下的就隻有並州、揚州、交州還沒解決。
這三個州多是世家掌控,但也翻不起什麼浪了。
除了軍事之外,趙鴻還提出了一個徙民實邊的政策。
說白了,就是屯田令!
屯田令這種事情並不是能夠無腦開始屯田的,而是要滿足兩個條件。
首先就是擁有大量失去土地的流民,以及大量荒廢的土地。
這兩個條件,如今的大漢都完全具備!
在趙鴻的這個政策中,需要各地官員整理清點自己所在之地的所有無主土地,並且所有地方不得隨意拒絕流民,而是需要將流民統一管理。
願意加入徙民實邊政策的,將會分配到涼州、並州等邊疆之地,由地方撥適合耕種的土地給他們。
這些人如果用官家的耕牛進行耕種,則田稅需要繳納五成,若是用自己的耕牛,則隻需要繳納三成。
而中原等地的屯田令則有些不同,如果用官家的耕牛進行耕種需要繳納七成,若是用自己的耕牛,則需要繳納五成。
彆小看這兩成田賦的差距,之前的田賦可是二八,農戶隻能自己留下兩成糧食,因此這些流民對於兩成這個數字非常敏感。
畢竟這以前就是他們一個家庭能支配的所有收入了!
在這種誘惑下,有不少的流民都選擇了加入邊關去開墾土地,這在無形中能增加大漢的邊疆防禦能力。
在這兩個月當中,趙鴻幾乎將未來十年之內的所有安排全部寫好了交給荀彧,又明裡暗裡提拔了眾多冀州將領和潁川學院的學子。
荀彧也從原本的冀州牧被調來了京城,接任剛剛告老還鄉的楊彪,成為了新的太尉,位列三公之位!
而原本的冀州牧則是由荀攸接任。
除此之外,太史慈、趙雲、張遼等人也接連升官,掌控各地的軍隊。
至此,趙鴻這才能安心的離開這個副本。
由於這個副本當中他以招降為主,再加上也沒有大肆擊殺敵對領主的軍隊,這次的積分並沒有達到上次史無前例的金色獎勵,而僅僅是紅色品質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