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肯定是要懲罰蜀漢吧(1 / 2)

在武陵郡收不回來的情況下,南郡控製在他們手中就是一把雙刃劍,還不如將人口遷走之後拋給蜀漢,自己這邊隻需要專注東線的防守就行。

這樣做對他們才是利益最大化,但依舊有一些臣子反對。

人口遷徙,在史書當中可能就隻是簡單的記錄一筆,但放在每一個個體中都是一場災難。

百姓們的行進速度不可能能和軍隊比,而且大多數情況下軍隊都不會發太多的糧草,他們還要邊走邊找吃食。

這也導致了會有很多百姓死在路途上麵,因此這種事情對於一個統治者來說算的上是黑點。

曹操是不在意這種黑點的,他作為一代梟雄,能取得戰爭的勝利自然是不會在意這些閒言碎語,但是孫權這邊情況卻不一樣。

當即就有一些臣子出言反對稱此計會有損孫權的威嚴。

不過孫權此時卻是開口說道:“那曹操遷徙百姓使得大量百姓死於路上,那是因為他需要趕在敵軍到來之前完成遷徙,匆忙之間自然無法保障百姓安全。”

“但我們不同,我們是與蜀漢談好條件,在糧草充足、有軍隊護送、不急促催趕的情況下,百姓們定能安全到達我們的地界。”

“此事就這麼定了吧,去喚蜀漢與曹魏的使者一起進殿!”

見孫權態度強硬,沒有人再提出異議,這件事情應該就這麼確定了下來。

諸位大臣也按照自己的位置在大殿當中站好,等待了一會兒,諸葛亮和邢貞一起走入了大殿當中。

邢貞出身河間邢氏,初入仕途的時候就是中尉,當時還是衛尉的程昱和邢貞曾經起過衝突,最終的結果卻是程昱被罷免,足以顯示邢氏的背景。

在曹丕上台的時候他的職務是奉常,後又與其他人勸曹丕稱帝,並且在其稱帝之後成為太常,位列九卿之位。

之前孫權向曹魏稱臣的時候曹丕正是派遣邢貞前來封孫權為大魏吳王,而且來的時候那可是趾高氣昂的。

根據《三國誌·張昭傳》的記載:“貞入門,不下車。昭謂貞曰:"夫禮無不敬,故法無不行。而君敢自尊大,豈以江南寡弱,無方寸之刃故乎!"貞即遽下車。”

他在眾人迎接的情況下,直接坐在車上過城門而不下車,還是張昭怒而威脅之後才從車上下來。

相比於他,另外一邊的諸葛亮在這個副本當中係統給的身份不過是一個落魄寒門的子弟,之前跟隨著劉備的時候藉藉無名,直到劉偉繼位之後才被委以重任。

這自然是讓邢貞有些看不起諸葛亮。

“吳王殿下,您現在可是我們大魏的吳王,劉蜀可是正在與我們魏國開戰的狀態,你喚我前來又召蜀國使者前來,是要在我麵前將其處死嗎?”

他這一句話就立刻讓孫權感覺到了不喜,但是他表麵上卻沒有顯露出任何表情,反而笑著說道:“這一次召集你們兩人過來,是為了前段時間蜀漢鎮南將軍趙鴻奇襲武陵郡之事!”

他這麼一開口,邢貞就立刻看向了諸葛亮,這蜀漢也是,奇襲了武陵郡之後居然還敢派使者前來東吳,難道真的不怕這東吳將他給斬了?

在他看來,孫權這是要在他麵前清算蜀漢的事情,畢竟以東吳和蜀漢對對方做的事情,實在不像是盟友會做的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