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趙鴻三造大漢(2 / 2)

而這《魏略》是晉代魚豢所寫的私史,並非是正史,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史書記載過了,三國誌也隻是裴鬆之在寫注解的時候引用了《魏略》,而非三國誌原文。

但趙鴻更偏向於子午穀奇謀是真實存在的。

首先魚豢所生活的朝代乃是魏末晉初,距離三國較近,而且他本身又是在朝為官,個人編著過諸多史書,可信度自然上升了不少。

其次就是在《三國誌》中有記載:“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製之不許。延常謂亮為怯,歎恨己才用之不儘。”

這潼關乃是長安城的屏障關口,魏延要一萬人的精兵與諸葛亮分道走,然後在潼關彙合,想要到達潼關那就必須有一條奇路才對,不然就憑魏延這一萬人就敢說一路打到長安城外,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隻是演義當中將這通往潼關的路換成了直通長安城罷了。

在彈幕的討論聲中,諸葛亮和蘇秦兩人終於來到了東吳的都城建業,孫權帶著十分複雜的情緒接待了他們。

原本在長安城被趙鴻所破的時候,孫權就考慮過要不要在背後搞點事情。

他之所以同意和蜀國聯盟,可不是想要養一個強大的對手,而是想要聯合老三去對抗老大。

但如果蜀國太過強大,那他們東吳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那時候他是真的有在想過要不要將合肥那邊的軍隊撤回來偷襲荊州。

然而還沒等他下令呢,曹叡投降,趙鴻占領司隸,進而控製整個中原的消息就傳到了他的耳中。

趙鴻接收了幾乎整個魏國的地盤,還有魏國的所有軍隊。

這其中當然也包括了在合肥統禦軍隊的曹休。

之前張遼在合肥屢次打破吳軍,甚至在病死之前還帶病破吳將呂範,現在曹休前來之後也一點不弱。

而曹休忌憚趙鴻手中有他的魏帝,現在變成魏王的曹叡,因此也聽命於趙鴻。

另外現在的趙鴻也空出了手,將最精銳的士兵再次南調,來到了

南郡附近,這種情況下,東吳完全沒有勝算!

孫權鐵青著臉將這些全都考慮進去,有些不知道如何對待這兩位蜀漢來的使者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