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這又是一個觀眾根本就猜不出是誰的成語,而這個成語在想到是出自何處的時候也是驚訝了一番。
這個成語應該是出自東漢時期杜篤所寫的《論都賦》:“遂命驃騎,勤任衛青,勇惟鷹揚,軍如流星,深入匈奴,割裂王庭,席卷漠北,叩勒祁連,橫分單於,屠裂百蠻。”
這關聯詞說的正是漢武帝皇後衛子夫之弟、霍去病之舅,長平侯衛青!
放眼整個西漢,雖然霍去病的名氣可能比衛青要高一些,但是在趙鴻看來,衛青的能力應該是要在霍去病之上的!
原因也很簡單,在趙鴻看來霍去病之所以可以封狼居胥,可以將北方遊牧民族打的潰不成軍,最關鍵的還是他手下的那些步騎混編的戰鬥方式,還有比遊牧民族更加先進的騎兵!
在這之前,中原王朝雖然說也有騎兵,但是這些騎兵的訓練方式和戰術都還很落後。
而對騎兵做出改革的人並不是霍去病,而是霍去病的舅舅衛青!
正是衛青將原本的戰車改良成為武剛車,從原本的兼顧機動性轉為如同坦克一般的戰車,而機動性完全交給了馬匹!
在衛青之前,騎兵的主要作用就是靠著速度去繞後切斷後路兩麵夾擊,要不然就是胡服騎射那一套,在遠處用弓箭與對方對射。
可是這種戰術對於遊牧民族來說根本就不起作用。
這時候他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那就是衝擊騎兵!
讓馬匹擺脫戰車的束縛,解放它們的速度,然後靠著速度與匈奴人進行近戰!
他用了大量的時間去完善衝擊騎兵的戰術和訓練方式,這就造成了西漢的騎兵隻要能追得上匈奴人的軍隊,展開近戰,匈奴人就完全沒有還手的餘地!
當雙方的速度不再有差距,中原王朝那恐怖的生產力就開始發力了!
在短時間之內西漢猛增了大量由衛青訓練出來的衝擊騎兵,將匈奴人殺得潰不成軍!
隻可惜此時的衛青已經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完成更高的成就,隻能將希望寄托於自己的外甥,霍去病!
霍去病原本隻是私生子,雖然衛子夫被立為皇後之後他的地位也不算低,但是想要拿到兵權還是有些困難的。
他真正開始扶搖直上的時候就是突然被武帝從一個侍衛提拔為剽姚校尉,然後跟著衛青出去征戰開始。
可以說霍去病自己天賦極佳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但他能做到封狼居胥,也離不開衛青的騎兵改革和對他的教導!
現在趙鴻就開始了無比糾結,糾結韓信和衛青到底要選哪一個,這兩個似乎都是整個夏國頂尖的帥才,不管選哪個他都會覺得有些可惜。
不過以他的主觀可能會更加傾向於衛青,而且根據《漢書》記載,衛青的這一生“不以權勢樹黨,不乾預朝政”“勤恤士卒,頗得人心”。
這和功高震主的韓信比起來,似乎衛青更加適合作為人臣。
當然,這種事情還和掌權者有很大的關係,趙鴻不能僅以他們的結局來對他們下定論。
他歎了一口氣,還是將後麵的選項都看完再說吧,雖然他心中已經有了一些決定,但還是應該將所有選項看完。
然而就在他看向第三個選項的時候,係統再次給了他一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