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之後,他才被軍工廠方向傳來的機器轟鳴聲給驚擾了,將書放了下來。
蘇定平朝遠處看了一眼,那邊是屬於空軍的研發基地,隨即腿一抬,就出現在了這一片區域。
軍工廠發動機製造車間內,U老2高空偵察機的J57渦噴發動機已經在生產線上正式投入到了鍛造階段,蘇定平進入車間內仔細檢查了一下,進展還是非常順利的。????估計要不了多長時間,鍛造空間內的第一台自研的J57渦噴發動機就會正式下線。
等到製造完成之後,就會立刻投入到風洞中心去進行全麵的性能測試。
一旦在這裡麵測試成功,那麼就意味著龍夏部落在軍用航空發動機領域,向前邁出了極為重要的一步。
對於蘇定平來說,隻是一小步,但是對於整個龍夏空軍研發體係來說,則是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還真是很期待啊。”
看著機器人自動裝配有條不紊的推進,蘇定平還是非常期待的。
另一邊,海軍北方基地內。
許棟國已經從萬龍那裡收到了蘇定平的函件,看著裡麵的內容,他頗為的苦惱。
“還真是一個麻煩事啊,叫我上哪兒去弄這三四百人?而且還是尖端科技人才,各個領域都要。”
看著函件上的內容,許棟國一時之間沒有了主意。
“首長,蘇總那邊沒有急切需要,是不會找過來的。這應該是盤古科研基地建成後,需要填補尖端技術人才的短缺。”
一旁的參謀也看了函件,對於蘇定平的需求還是非常理解的。
光有十萬戰士,根本就不夠用,那麼頂尖技術人才就需要進行填補。
要不然的話,這中間就會出現人才斷層,從而導致無法進行一些項目。
“可叫我上哪兒去找呢?”
許棟國眉頭緊鎖,百思不得其解。
要那麼多尖端人才,還要不能夠動搖了個研究所的根基,這就比較麻煩了。
海軍當初的那一批頂尖軍工專家,譬如孫永國,呂光軍等人,那都是之前幾乎將兩個研究院的頂尖人才隊伍搬空了才湊齊的。
去年,程易強更是將702基地的人才又全部帶了過來。
雖然說科研基地還存在,蘇定平也不會將之廢除了,但是目前人才短缺幾乎成了海軍諸多研究院的一個老大難問題。
海軍那些研究院現在自己都不夠用了,自然是更加抽不出人來了。
至於陸軍,還有空軍那邊,之前也抽調了一小批過來,再要進行尖端人才抽調的話,恐怕也湊不出那麼多了,除非動搖了根基。
“首長,函件上蘇總說了,咱們不能動搖根基。”
“但是,蘇總還表示,可以接受培養人才啊,我覺得咱們可以從這方麵入手。”
參謀沉思了片刻後,將自己的想法給說了出來,“咱們自己沒有人才,但是可以在全國高校內進行人才的選拔啊。”
“我們的軍工院校那麼多,我相信籌齊三四百人還是很容易的。”
這一番話直接讓許棟國眼前驟然一亮。
是啊,既然能夠培養人才,那就眼界大開一些,在全國高端院校內招嘛。
之前蘇定平可不就是從哈軍工招來的嗎?
除開了哈軍工,還有龍科院等一眾頂尖的科研院校,完全可以從中進行人才的選拔嘛。
“你說的沒錯,那就從國內高等院校招人。”
許棟國心思越來越活絡,思路也越來越寬了。
內部可以出一批,再向外招一批,累加起來也就差不多了。
不過對外招聘人才,必須把好審核這一關。
嚴格的程度,絕對是要超過普通的政審的,每個人的背景必須乾乾淨淨,絕對不能夠有任何的紕漏!
簡單擬定了一個章程後,許棟國立刻趕往了京城海軍總部,將此事彙報給了劉華明。
隨即一場內部會議就召開了,劉華明親自主持。
作為蘇定平的後勤保障小組的副組長,對於蘇定平提出來的人才需求,自然是要百分之百給予滿足了。
自從三軍一體化軍工體係確立之後,薛帥便是召開了三軍一把手會議,親自宣布了一項要求,成立後勤保障小組。
薛帥親自擔任組長,海陸空三軍一把手全部都是副組長,專門負責協調與保障蘇定平的後勤需要。
他們都很清楚,三軍科研任務既然讓蘇定平擔任了總工程師,那麼這後勤工作他們是絕對不能夠讓蘇定平操心的。
“我覺得這個方案是可行的,咱們的內部出一批人,最好是三軍都出一點,再從各大高校當中招剩餘的一部分,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夠確保其它科研院所的運行不受到任何影響。”
“我看著人才還必須有要求,需要年輕,有想法,學習能力強,而且還要好塑造!我們送過去培養的,可不是為國外進行培養,這個必須講清楚。”
“最為重要的還是要把嚴政審這一關,盤古科研基地可是我們三軍的核心,機密當中的機密,絕對不能夠有半點泄密發生,要確保送進去的每一個人都沒有任何問題!”
許棟國等幾位首長立刻進行了討論,紛紛嚴肅了相關的條件。
他們可不想辛辛苦苦最後給戰略競爭對手培養了頂尖人才,而且那些人一旦出去了,造成的後果是相當嚴重的。
“既然如此,那你們現在就將方案完善一下,然後下發。”
劉華明當場拍板,將這一方案落實下去。
“是!”
許棟國,蕭崇軍,以及錢文兵三人異口同聲,當即就忙碌了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