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饒曼不知道田小夏和陶金玲的關係,隻是田小夏經常收到滬市的信,顧饒曼還想著,要麼是在滬市上學的同學,要麼就是滬市的親戚。
年級幾個班共用一個信箱,宣傳委員是顧饒曼班上的,專業課的時候,就把田小夏的信拿給了顧饒曼讓她帶給田小夏。
顧饒曼怕田小夏無聊,說是給她那錄音機,說實話,現在流行的那些歌,田小夏的老靈魂是不太能欣賞的。
借口不奪人所愛,顧饒曼還有一個收音機,幾乎不用,田小夏就讓顧饒曼給她拿收音機就行了,沒有電視,沒有網絡,這個時候打發時間的方式實在有限。
馬上92年年底了,學校裡不安分的人背上“債”了,應該能安分一段時間了。
大三就可以申請交換生了,或者大四申請公派出國,無論是哪一個,田小夏都要去的。
她倒不為了走上輩子的老路,趕一趕移民潮,她隻是想去再認識一下自己的“前夫”在認識一下曾經給過自己諸多幫助的人,回報他們也好,再續事業前緣也罷,總之還是要去的。
那就是說,弄不好自己隻有一年半的時間解決所有問題,至少要把局麵給打開,給穩定下來,讓自己哪怕是以交換生的身份出去個一年半載也沒什麼後顧之憂。
那首歌裡怎麼唱的,【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1992年,又是一個春天…】
1979年自己是怎麼都趕不上趟了,可是去1992年,自己似乎還能趕上一個尾巴。
說實話,田小夏對祖國的發展並不是特彆了解,大學埋頭學習,出國了更是整個生活都是打工和學習,然後就是工作…
對於祖國的發展,她最切實的體會是回國開事務所的時候,國內嚇人的房價和林立的高樓。
她了解過祖國的經濟發展,這個時候,發達起來的事做外貿和實業的。等再過十年,就是房地產和互聯網。
可是無論是貿易還是實業,她現在都無力下場一搏。
就像是一座礦擺在你麵前,明確告訴你了,是金礦,裡麵有價值百億的金子,可是開礦初期成本投入得兩個億。
你能怎麼辦,你隻能看著其他有錢人拿著兩億去掙錢,你抱著二十塊乾看著。
田小夏盤算著手裡的錢,自己擺攤這掙了小幾百塊,加上家裡帶來的,翻譯掙的,總總共共也就一千多頭點,加上許諾要給自己的三千,打官司能收到一千的賠償,那也就五千塊。
要說五千在老家,是購買一大片地或者縣城買點房子了,在京都,一套房子少說要三五萬,這還得等房市起來了自己才有的收益,且有得等呢。
田小夏不是抱著五千塊錢就覺得自己有錢了的人,她永遠信奉,放著的錢隻是一堆東西,隻有用掉的錢才是屬於自己的。
她現在當然不能通過消費去把這個錢用掉,可是她可以通過投資啊,錢生錢才不枉自己算計一場、委屈一場、傷痛一場得來這四千塊。
可是,四千塊投資,那也是真不夠看,又不是再投資個夜市攤。夜市攤這個事其實也不是長久之計,它也隻能暫時緩解一些困窘,解一解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