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前, 我們囤積在羅茲的部隊被德軍第十集團軍截斷, 為了不被德軍殲滅,我們在羅茲的部隊分成了兩支, 一支向西北方向撤退,一支向東撤退。我們的軍隊十分頑強,他們也都在尋求一個回援的機會, 但現在擺在我們眼前的問題是德軍的第十集團軍已經憑借這個突破口向華沙直襲過來了。】
【德國的第四集團軍穿過維斯杜拉河, 企圖沿著從北部接近華沙!我們的北部軍隊已經在納雷夫河架好防線, 將會死守華沙的北部!】
【德國的第十四集團局現在正在向桑河逼近, 他們企圖從南部進犯華沙!我們已經派出一部分軍隊去追擊德國的第十四集團軍,但現在情況已經十分危急!】
【華沙的東邊又出現戰況!先前出現在華沙東北部的德國第三集團軍現在正從我們的東麵向我們發起進攻!】
在9月3日的上午, 英法兩國因為德軍向波蘭發起進攻而對德宣戰之後,倫敦的街頭出現了一股恐戰的情緒。儘管英國的本土從未被任何外來勢力所侵入過, 可是有關上一場大戰的記憶卻還未有從英國人的腦中消退而去。
才僅僅隻是過去了二十年時間而已, 戰爭就又來了。並且這一次,敵人依舊還是他們在上一場戰爭中的老對手——德國。
對於大部分的英國人來說,“戰爭又來了”這個認知顯然會比“波蘭被德軍進攻了”更為重要也更為清晰。一時間,街上的人群都在議論著戰爭的到來,卻顯然並沒有多少人知道已經被德軍強大的火炮、裝甲師、以及俯衝式轟炸機進攻了近二十天的波蘭現在究竟怎麼樣了。
並且,也並沒有多少人在真正關心波蘭這個國家的命運。
但在這裡,起碼有那麼一群人是正在關心著波蘭的命運的。他們在9月1日德國向波蘭發起進攻的那一天就向德國遞交了最後通牒。並且也同樣是這樣一群人, 他們在兩天之後代表英國對德宣戰。
現在,他們就在唐寧宮裡,聚在一台收音機的周圍聽著華沙電台的錄音……
【現在, 我們還有一支獨立在德軍包圍圈之外的力量!它是庫特爾齊亞將軍的波森兵團!波森兵團收攏了從索恩和羅茲撤離的我們的部分兵力,現在正在向德國主力部隊側翼發起進攻!德軍的第八集團軍和第十集團軍已經被牽製住了!華沙暫時安全了!】
在這個每日都播報著戰事的華沙電台的錄音中出現了喜極而泣的聲音時,聽著翻譯將那些波蘭語翻譯成英語的英國內閣成員以及參謀部高級軍官的臉上卻是不見絲毫的輕鬆。而海軍大臣溫斯特·丘吉爾則更是示意播放錄音的專人先暫停一會兒。
“打擾一下,波蘭的這支波森軍團現在怎麼樣了?”
當這句話被問出的時候,整個房間裡都被一種詭異的沉默籠罩了。仿佛過了許久許久,才有人回答他。
“波森軍團在奮戰了十天之後,已經全軍覆沒了。”
又是過了許久許久,曾在去年的時候才和阿道夫·希特勒簽訂條約,“將勝利帶回了唐寧宮”的首相張伯倫才又問道:
“蘇聯呢?”
回答他的,是這樣的話語:“已經在昨天下午和在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的德軍會師了。”
在場的人裡不會有人比此時的首相張伯倫心中更苦澀,也不會有人能夠比他更明白“挫敗”這個詞的意義。而此時,這個男人似乎也隻能示意播放錄音的專員再將錄音繼續播放下去。
很快,這個華沙的電台裡出現了更為明顯的炮火聲,以及轟炸機轟炸城市的聲音。當那個說著波蘭語的人以近乎高亢的聲音重複出“華沙被包圍了,我們的軍隊已經儘了他們最大的努力,現在,輪到我們華沙人自己做出抵抗了!”的時候,電台的播報聲仿佛被什麼東西突然切斷,並且就這樣靜寂無聲了。
或許再不會有哪種寂靜無聲比此刻更讓人心悸……
1939年10月,
波蘭華沙,
lssah——黨衛隊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