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不是白給,還是打著借的名義,還不還的就不知道了。
為此張大海媳婦兒還跟他生了兩天悶氣,怪他把本應該給兒女們的錢糧借給鄰居們了。
張大海這麼做也不是沒有想法的。
他早就從易中海口中得知管事大爺這個政策現在還沒有取消,隻不過這個院子特殊,自從上一任大爺被擼掉之後,一直沒有重新選出來而已。
於是他就把主意打到這個管事大爺的職位上來了。
他現在事業有成,兒孫都不用他多操心,他現在的追求也就剩下了名聲那點事了。
他一直在農村長大,後來機緣巧合才進城當了工人,但是農村鄉老村老那一套在他的心裡根深蒂固。
他小時候做夢都想成為村老那樣的人物,在村子裡說話一言九鼎,受到大家的尊敬和追捧。
這個夢想一直潛藏在他的內心深處,成了他的執念,現在他搬到四合院之後,一下子就看到了這個機會。
在他看來,在四合院裡當上管事大爺,跟在村裡當上村老沒啥區彆,也算是實現了他一直以來的願望了。
易中海告訴他,要想當上四合院的管事大爺,必須得到四合院住戶的擁護,這樣才不會有人站出來反對他,居委會那邊也會遵從居民的選擇的。
張大海對此深信不疑,他們村裡的村老不也是因為大家都信服才有那麼高的威望的嗎?
但是張大海剛搬進四合院,跟大家的關係肯定不如老住戶之間那麼親近,要想讓大家信服,那就隻能施恩了。
反正張大海工作這麼多年以來,積蓄還是相當豐厚的,家裡孩子也都有工作,用不著他過多操心,這些錢正好拿出來一點來實現自己的夢想。
在錢糧開路之下,沒多久,張大海就跟四合院的鄰居們打成了一片
鄰居們對他也非常熱情,見麵總是稱呼一聲張大爺,張大海急公好義的名聲也在整個街道擴散開了。
軋鋼廠上班的,也都以張大海為中心,每天上下班也都跟著他走
,廠裡也很快傳出了張大海的好名聲。
居委會的領導和軋鋼廠的領導也多次在公開場合稱讚張大海。
一時間,張大海在軋鋼廠所在的街道那是風頭無兩,熱心助人,還是高級鉗工,這放在哪裡都是妥妥的主角待遇。
四合院裡因為張大海的到來,變得熱鬨了起來。
張大海多次在院子裡召開茶話會,自己出錢買花生瓜子,趁著休息日把鄰居們聚在一起談地。
哪家有了困難,就在茶話會上提出,張大海基本都能給解決掉。
賈東旭也如願以償的成為了張大海的徒弟。
本來張大海也是不太願意收賈東旭為徒的,賈東旭這人壓根就沒有學習鉗工的天賦,手腳太笨,腦子都用到了嘴上,一點點小事兒都乾不好。
奈何易中海來求了好幾次,秦淮如也上門求了張大海,再加上賈東旭在易中海的指點下,最近表現得相當老實勤奮,經常吹捧張大海,說話也好聽,張大海這才點頭答應。
賈家在四合院裡也再次支楞了起來,出門都是昂首挺胸的,跟家裡出了個乾部一樣,一般人都不拿正眼看的。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了年底,四合院裡忽然傳出來要選舉管事兒大爺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