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格局打開,未來都是自己的(2 / 2)

無論是利益上還是人情上,亦或者廠裡的名義上,都是有好處的。

唯一的壞處就是李振民本來板上釘釘的正牌主任黃了,這一點李振民沒說,但楊廠長和王主任都心裡十分的清楚。

所以看李振民的眼神也都變了。

“不行!”

楊廠長大手一揮,道:“這是廠裡答應你的,這一次我們準備了很久,你這個最大的功臣也是沒晉升,廠裡的其他人還不知道要說什麼,這會寒了年輕人才的心!”

李振民連忙回道:“不不不,廠長您可彆這麼給我戴高帽子,所有的成果都是廠裡的決策,我不過是個卒子,沒有廠裡的決策,根本就沒有今天的新部門事情。”

“另外對外怎麼宣傳,這個隻要引導好了,一切都沒問題。”

“您看這樣,新部門和後勤部雖然是合並了,但我作為副主任依舊是管理汽修車間。”

“一門兩製,同樣的部門,咱們可以分開管,隻要名義上在一起就行...”

李振民知道後世會有一國兩製的政策。

簡化一下套用在這個事情上也是可以的。

這樣一來後勤部賺了名聲,汽修車間又賺了資源。

至於李振民名聲受損?

隻要將這個副主任的名字改一下,改正‘特彆副主任’或者‘特彆主任’亦或者其他的,不就可以了嗎?

反正李振民自己並不在乎這個。

他年輕,而王福林過幾年就要退休了,到時候王福退休了,這經過擴編的偌大的後勤部還不是他的?

幾年時間

而已,換一個大部門的領導權,可太值了!

不然按照正常軌跡,他直接做新部門主任,將新部門獨立出去,幾年後估計還是那個樣子。

畢竟汽修部又不是生產部,潛力並不大。

這也是李振民敢拉著王福林過來直接找楊廠長的真正原因。

格局大一點,未來都是自己的。

李振民在說完自己的理由之後,又將以後合並部門的‘一門兩製’的管理方式大致說了一遍。

聽完後楊廠長和王主任從震驚變成了疑惑,然後就是驚喜。

如果真如李振民說的那樣,貌似也不是不可以?

王福林打心底是願意的,同時也覺得自己占了個便宜,畢竟他要退休了,還賺一個好名聲。

楊廠長倒是沒聽說過這種方式,覺得可行,但還是心裡有些不放心,這種新型的管理方式可不是說搞就能搞的。

廠子的發展,無論是製度上還是生產上第一要務就是求穩,而後才是拓展。

新部門的成立那是建立在李振民的能力之上,算是軋鋼廠做出最大的改革了。

但說白了,這依舊是錦上添花。

但該製度這種事情,那有心之人說閒話的空間就大多了。

“這樣,下午開會的時候我會提一提這個,到時候看看其他人的意見再做決定,要是可以,到時候振民你就寫一份詳細的報告。”

楊廠長表態。

王福林和李振民知道這事暫且也就隻能這樣了。

牽涉太大,還得等下午的高層會議。

不過無論什麼結果,王福林對李振民這個後輩已經徹底消除了意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