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各國(4)(2 / 2)

“這一方麵是夏遷的默許,另一方麵是李昊為鞏固權勢所致,但也恰是這樣,使得川朝中樞形成三足鼎立之勢,起到了較為微妙的製衡關係。”

“而在此等態勢下,被夏遷更換的督察使司主官,在過去數載內興起數個大案,這讓川朝吏治得以有極大改善……”

吏治!

楚淩在聽到這裡時,眉頭不由微蹙起來,不管是做任何事,吏治都是必須要重視的事情。

尤其是在知曉慕容、川朝的一些變化,楚淩的心底有著極強的緊迫感,不管是慕容朝新舊更迭,亦或是川朝濤聲依舊,在過去這段時期內,針對於本國的一些情況,慕容朝新君慕容真,川朝老皇帝夏遷,都在用適合本國國情的手段與方式進行整改。

如果對於這些改變,大虞沒有任何警覺的話,依舊保持原先的態勢,那要不了多久啊,大虞必將四麵楚歌。

這也是楚淩為何在奪回一些權力,沒有急著去行使權力,而是將其分給一些可靠的人去兼顧的原因。

因為叫熟悉大虞國情的人,去有針對性的先解決一些現存積弊毒瘤,遠比楚淩直接去解決要好太多。

再一個楚淩有著太多的事要做,身邊能用的人就那些,如果都用到這上麵了,繼而卻忽略彆的地方,那就有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之嫌了。

楚淩需要營造一種新氛圍。

以叫大虞中樞及地方上下,都能從舊秩序下,逐步傾斜到新氛圍中,這樣在大方向不變下,大虞是在逐步改變的。

而不是說什麼都搞的轟轟烈烈,到最後呢,確保所有人全都給推到對立麵去了,那樣楚淩就沒有任何倚仗了。

節奏是很重要的。

涉及到國計民生的大事,不管是對內,亦或是對外,都必須要慎之又慎,因為稍有不慎的話,都又可能造成很不利的局麵出現。

針對於慕容、川朝、大籲、大詔幾國的情報,蔣臣進行著詳細的講述,以叫臧瑜一行能夠獲悉大虞所探查到的種種。

天不知不覺間黑了。

“刺探到這些對大虞極其重要的情報,你們先前必然是吃了很多苦吧。”內武庫的一處建築外,楚淩負手前行,迎著襲來的寒風,對隨駕的蔣臣說道。

“這都是臣等該做的。”

蔣臣聽後,立時低首道:“臣等就算吃再多的苦,但隻要能做對社稷有利的事,那都是……”

“這前後死了多少人了?”

楚淩的話,叫蔣臣停了下來。

“朕先前曾問過此事,但你卻沒有正麵回答過朕。”楚淩停下腳步,眼神堅毅的看向蔣臣道。

“稟陛下,截止到今下,已有395人客死他鄉。”蔣臣停頓刹那,抬手作揖道,可講這些時,他的語氣有些不自然。

“都是好樣的。”

楚淩輕歎道:“他們都是大虞的忠誠衛士,為了大虞,為了社稷,他們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朕不能忘了他們,大虞更不能!!”

“名錄都登記造冊沒?”

“稟陛下,都造冊了。”

蔣臣忙道:“但……”

“好好保管。”

楚淩雙眼微眯道:“將他們的親眷子嗣,悉數帶到上林苑恩養,按戰死英烈來辦,身份要偽造好。”

“朕不希望活著的人,有絲毫負擔與壓力的活下去,他們的親人死了,他們不該再遭遇這些。”

“是。”

蔣臣神情有些動容道。

這是最合適的做法,畢竟隱龍衛所負責的事,是保密性極高的。

“對蕭靖所掌暗部篩查的如何了?”

楚淩撩袍前行,對蔣臣詢問道。

“稟陛下。”

蔣臣跟上稟道:“在我朝各處隱藏的,今下已甄選的差不多了,一批存有問題的,按陛下的旨意,審訊完後就秘密處決了,剩下的還在加緊審訊。”

“至於滲透到慕容、川朝、大籲、大詔幾朝的暗樁,雖說獲悉了他們的情報,甚至將對應的機要,派給了對應的首腦,但是……”

“有顧慮是對的。”

楚淩聽後,立時說道:“儘管暗部先前是蕭靖掌管的,但是這並不代表滲透去彆國的暗樁,就真的沒有叛變的,這是誰都說不準的事情。”

“針對於這部分特殊群體,隱龍衛要謹慎對待,挖出其中可能背叛大虞的群體,剩下的要逐步進行接觸與吸納,總而言之一句話,不能寒了忠於大虞的心,但也不能放走一個背叛大虞的奸佞!”

“你這個位置壓力很大,但是朕相信你能做好,對於我朝而言,有些賬早晚是要算的,此事朕絕不會就此算了!!”

“臣遵旨。”

蔣臣當即作揖拜道。

對這位隱龍衛主官,楚淩是信任的,這份信任源於先前的考驗,說起來,此人還是夏望舉薦的。

“陛下,臣接下來可能要離開大虞一段時日。”在此等態勢下,蔣臣猶豫刹那,還是講出心中所想,“或許……”

“朕說過,隱龍衛怎樣做,你說了算。”

楚淩聽後,停下腳步道:“隱龍衛終究是對外的,你這個主官不親自把控些什麼,這終究是不好的。”

“是。”

蔣臣再度拜道,可心裡卻生出彆有思緒。

士為知己者死。

單單是這份信賴與倚重,讓蔣臣他除了拚死效忠以外,根本就沒有彆的想法,畢竟沒有天子的信賴,那他根本就不可能有今下這等地位。

這就是楚淩的用人之道。

既然選擇信任了,那就彆懷疑這,懷疑那,這樣時間久了,人心也就會散掉。

……

在梳理劇情,構思彆國勢力,更新量可能少了點,等梳理好了,繼續三更,會很快的,最後求五星好評,求催更,拜謝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