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算計(求訂閱)
禮部衙門主持的東宮選妃複選,於下午申酉之交臨近尾聲。
相繼有應選者被淘汰。
當門口等待的人見到自家女娃從院子裡邊出來,有失望落寞的,也有慶幸不已的……畢竟大多數人家並不希望自家孩子去應選什麼太子妃,對很多人來說,這並不是多光彩的一件事……
當然不是說這些人家不想攀龍附鳳,隻是這時代門閥和市井小民間的隔閡很深,更遑論皇室與平民間存在著的巨大鴻溝了。
多數市井人家對於嫁入皇室帶著深深的憂慮,這也是儒家文化中庸守舊在現實中的俱現……
隻要生活過得去,一切最好都不要輕易嘗試去改變,不需要變法圖強,也不需要什麼技術革新,竭力避免讓自己的生活增加不穩定因素,唯一所求便是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安安穩穩過小日子。
可惜的是,每一次時代帶來的衝擊都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大勢所趨之下,人類的堅持太過渺小可笑。
到日落時分,禮部衙門前的這條大街基本已空無一人。
連張延齡和張玗都乘坐馬車回家了。
而複選的結果,迅速由禮部官員做了歸納整理,禦用監太監陳貴拿著詳細的名冊,前去清寧宮拜見周太後。
天還沒完全黑下來,有關東宮太子妃複選結果,已完完整整地落到了周太後手上。
“……老祖宗,這次複選最後留下了四十多人,明日就要送入宮來,先要通過宮中管事對於儀容和體態等方麵的檢查,可能要等到後天或是大後天,也就是初三或初四,人才會送到您麵前。”
陳貴在旁介紹情況。
周太後拿著名單看了半晌,皺眉不已:“怎麼才四十多人?這要是換作早年給當今皇帝選妃時,已是做最後遴選的人數了……這次怎麼才剛入宮,就這麼點人?今天到底有多少人前來應選?”
陳貴道:“聽說今日進入複選環節的也就一百人出頭吧。”
周太後氣惱道:“那一共有多少人應選?”
“可能……也就二百多人,總之不到三百人。”陳貴道,“不過大多數人家並不符合東宮太子妃選拔的標準,所以剛開始就被刷下去半數以上……今日到禮部應選之人,已經過層層篩選。”
“哼。”
周太後冷哼道,“當初先皇在時,因為北方各地應選太子妃的適齡女子才一兩千人,還為此大動肝火,甚至下旨讓各地官府務必將符合條件者全都送到京師來。這次倒好,初選也不過就二三百人,這是徹底不把皇家的顏麵放在眼裡了嗎?”
陳貴隻能低下頭。
這質問太過尖銳,不是他陳貴能解決的。
周太後嘟囔道:“也就是說,能瞧見模樣的也就一百多人,最後選四十多人到宮裡,兩三人個人選一個……水平能好到哪兒去?剩下的人呢?”
陳貴道:“都發還原籍了。”
“為什麼不一並送到宮裡來?既然參選了,那就應該送入宮中,或許將來她們就有機會得慕天顏,或為太子所喜呢?”…。。
周太後是那種喜歡斤斤計較的女人。
她不想憑白錯過這麼多“資源”。
陳貴無奈道:“老祖宗,您也說了,這次應選的人太少,其中出身不錯的,也難免會有歪瓜裂棗。
“這要是換作二十多年前陛下選妃時,那時候隨便留下的都頗具姿色,甚至可以當娘娘。”
周太後歎道:“唉,兩三人中間就要選一個出來,剩下的想來也不是什麼囫圇的瓜棗,太讓人頭疼了!”
陳貴寬慰道:“聽說其中,還是有出身良好且姿容樣貌都格外出眾的女娃,想來老祖宗不會失望。”
“你去了?”
周太後嗤笑著問道。
“奴婢未親自前去。”
陳貴據實以陳。
“那你說得就跟親眼見過一樣?”
周太後沒好氣地白了陳貴一眼,隨即又拿起名單仔細端詳一番,若有所思道,“哀家依稀還記得李孜省所說……他中意的姑娘是哪個?”
陳貴謹慎地回答:“太後娘娘,奴婢一向不太關心這種事。”?周太後黑著臉喝斥:“乃哀家讓你去了解情況的……彆動那隔岸觀火的歪心思,問伱事你隻需如實回答便可。”